《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曲小帆 今天看了一篇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小故事,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理解。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叫亨特的美国孩子,因为在同伙伴们爬悬崖时非常害怕,因而趴在山腰进退两难,无法动弹。夜暮降临,好朋友杰利同亨特的父亲来了。但父亲并没有立刻把他救下来,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自己下来,最后,亨特鼓起勇气,终于安全地爬下了悬崖。慈祥的父亲不仅救下了孩子,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毅力和胆量,使亨特受益终生。故事中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亲,他并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通过鼓励让孩子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孩子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假设,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父亲的这种教育观念很值得我们学习!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做到让孩子一步一步进步吗?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时为了贪图方便,女儿不会做的题目直接讲解给她听,现在想想有时告诉其解决的方法,还不如先让她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更有意义!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老妈,最后一题我不会做,等会你来教教我!”这样的依赖话语了!又使我想到了,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反应慢的孩子我们要进行耐心地指导,鼓励。我们要向书中的父亲一样,不但要让他们克服困难,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大胆、勇敢地面对一切。做什么事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面对困难,要树立起信心,勇敢面对,勇于克服,从而得到成功。 2018.4.15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 刑秀梅 最近读《给孩子自由》,作者小巫,两个孩子的妈妈,听她讲儿子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孩子的故事立刻鲜活起来,某些教育理念也在互相碰撞中升华。看到小巫写关于儿子的行走和运动,感触颇深,关于兔宝那个时候的记忆也一点点浮现出来。记得儿子学会走路是一周岁零十天,从来没教过他走路,更别说学步车之类的辅助,全凭“自学”,那天,看着他颤颤巍巍走路的模样,全家人兴奋得不得了。是呀,学会直立行走,对人类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里程碑。然而,沉浸在这样的喜悦里还没有缓过神来,婆婆就开始跟我抱怨,说孩子越来越难带了,动不动就到处乱跑,抓都抓不住, 一天摔了无数次,万一哪次磕到脸,碰到头那可怎么办啊?然而,对婆婆这样的焦虑我却一笑置之,“没关系,不摔跟头,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行走”!然后接下来,宝宝只要一摔跤,婆婆就立刻飞奔过去,“宝宝别哭,奶奶打这个地板,打他,打他!”其实孩子摔下去之后根本没哭,奶奶这么一说,反倒大哭起来,以至于后来自己摔跤了便学着奶奶的样子打地板,打茶几,打电视柜等。看着这一切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样的方式,将摔跤的责任全归咎于别人,孩子怎么会看到自己的问题?倘若在孩子摔倒了之后,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让他在疼痛中感受自己的不足,学会观察四周的环境,学会观察路面状态,那么,下次,是不是摔跤的几率就会逐渐减少?只是,这样的想法,也许有的婆婆永远也不会明白!不禁想到自己的班级,班级每年都会进新生,但每年,班级都有走路容易摔跤的孩子,自然也避免不了接受爸爸妈妈们的千叮咛万嘱咐。“老师,别让我们家孩子摔跤啊!”面对这样的嘱托,我们显得很无奈。仔细观察这些“容易摔跤”的孩子,我们通常都会发现他们的共性——穿得多。看着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看着旁边拉着孩子怎么也不肯松手的爷爷奶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不可否认,每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却忽视了,你的爱孩子需要吗?你觉得孩子抵抗力差,衣服穿到你认为的足够多为止,可像茧一样,被厚厚衣物裹着的孩子如何运动?你以为孩子小,不会爬坡,不会上下楼梯,走到哪里都紧紧攥着孩子,生怕孩子摔跤,可你是否考虑到孩子成长的需求?如此恶性循环,孩子抵抗力能好么?孩子走路能不摔跤么?回忆孩子的成长,从学会走路开始,他们便对走乐此不疲,这就是蒙特梭利的“行走敏感期”,在孩子的这个时期,你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2018.4.18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