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与隐喻 小组成员:王天巍、杨泓琳、蔡虹、洪丽丽、赵铭佳、袁霞、彭梅桂、周示景、张茜、张燕玉 目录 一、意象的释义 二、隐喻的释义 三、意象与隐喻同源同根 四、语言·意象·隐喻 1、汉字意象的隐喻性 2、动词的置换 五、意象与隐喻的价值阐释 1、文学阐释 2、艺术阐释 六、总结 二、隐喻的释义 束定芳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三、意象与隐喻同源同根 夫立言以尽象,尽象在穷意 隐喻: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意象可作为一种隐喻性的存在 举例:阴、阳 1、隐喻——语言的原料 “语言被称为思想的衣服:然而,更确切地说它是用肉做成的思想的衣服,即身体。我说过是想象织成了这一肉衣;难道不是吗?隐喻是她的原料;看看语言吧,除了几个原始的成分以外,完全都是隐喻,有的仍可以认出,有的已经认不出来;有的仍然充满生命,有的已经完全成熟,失去了色彩。如果说那些原始成分是语言这一肉衣的经纬的话,那么隐喻就是其肌肉、织体和活的肌肤。没有隐喻的风格你是永远找不到的。 ——卡里尔(T.Carlyle) 2、汉字意象的隐喻性 殷商的甲骨文是汉字人体隐喻演化演进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汉字的视觉隐喻。 小结 隐喻的特征在于“隐”,由“隐”而产生比喻的多义性。隐喻避免直接地并列受喻者和施喻者,而以词语间非逻辑、或超逻辑的置换的方式,使两个存在系统或行为系统互相干涉而发生意义的曲变,并注入某种感情色彩和道德判断,形成“不喻而喻”的多以联想。 1、文学阐释 诗歌中的隐喻 “西风”——离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曹植《燕歌行》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现代诗歌的隐喻意象——《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艺术阐释 从修辞学角度 绘画《老年·青年·少年》 老年——枯树、流泉 青年——大海、岛屿 少年——天空、云朵 从认知学角度 时间顺序 符号系统 音乐 戏剧 …… 六、总结 对于意象与隐喻的课题除了从定义的剖析、语言的根源、价值的阐释三个方面来研究,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没有涉及到。虽然课题的准备略粗糙,但是通过这个过程,使我们小组每个成员的文学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 一、意象的释义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意象是一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定义) 意象是一种意识。更确切说,是一种想像性意识,一种完整的综合组织的意识。 ——萨特 隐喻是语言的本质的结构方式。 ——耿占春《隐喻》 隐喻、暗喻 四、语言·意象·隐喻 “语言的”隐喻大多以事物或概念间的客观相似性为前提,它强调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山脚”,“瓶颈”,“下海”,属于日常语言的范围。 ——前苏联东方学、汉学家康拉德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母体。从语言的隐喻结构和类比规则中产生了神话、宗教、巫术,乃至理论、哲学与诗。瓦雷里说,“每一个真正的是人身上都有一个很古老的人,他仍然从语言之源里饮水。”正是诗人在使语言还原到与原型意象的神秘的前关联之中,将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docx VIP
- 小学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低年级用).pdf VIP
- 2025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实验梳理).pdf VIP
- 2025年会计专业论文选题(精选200个).pdf VIP
- 《赵氏雷火灸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VIP
- 目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docx VIP
- (阶段检测提升卷)+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考点突破+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x VIP
- 压铸外观标准(附件).doc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实录.doc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