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北大病理学PPT课件第十一节 肿瘤的病因学.pptVIP

基础医学北大病理学PPT课件第十一节 肿瘤的病因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北大病理学PPT课件第十一节 肿瘤的病因学

第十一节 肿瘤的病因学 一、物理致癌因素 3.长期吸入石棉纤维粉尘,可引起肺癌、胸膜间皮瘤。 二、化学致癌因素 已知的致癌性化学物质1000多种。可分为两类: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 化学致癌的多步骤过程 部分间接致癌物需要不致癌的化 学物质协同作用。 大体上分为激发和促进两个阶段。 3.重要的化学致癌物 (1)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这类物质中以3,4-苯丙芘为代表,具有致癌性强、存在广泛等特点,与肺癌及胃癌关系密切。 在数十种致癌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最具代表性,其致癌性最强,比亚硝胺大70余倍,主要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具有化学性稳定的特点,煮熟后仍有活性。 三、生物致癌因素 1.DNA肿瘤病毒 多瘤病毒、乳头瘤病毒、腺病毒、嗜肝病毒、疱疹病毒等可使动物发生肿瘤。目前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人类乳头瘤病、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HPV 子宫颈和外阴鳞癌 E6 灭活 p53蛋白 E7 灭活 Rb蛋白 EBV Burkitt 淋巴瘤 体内 B-cell 淋巴瘤 体外 Hodgkin 淋巴瘤 t(8,14)移位 激活 c-myc 基因 鼻咽癌 100%含EBV DNA HBV 肝细胞癌 引起肝细胞增生 X-protein 激活原癌基因 灭活P53 DNA肿瘤病毒致癌的机制: DNA病毒感染细胞后出现两种后果: (1) 溶解性感染:病毒DNA未能被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大量的病毒复制,最终使细胞死亡 (2) 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的DNA:DNA病毒带有转化基因,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2.RNA肿瘤病毒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 嗜CD4T细胞的逆转录病毒 Tax基因产生Tax蛋白,激活IL-2,GM-CSF T细胞多克隆增生 - 单克隆性肿瘤转化 1%的感染者发生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 3.寄生虫 埃及血吸虫 膀胱癌 日本血吸虫 结肠癌 华支睾吸虫 胆管细胞癌 四、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人类肿瘤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以常染色体显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这些遗传性肿瘤多由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引起。 2.遗传因素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综合征就属于这一类,患者常伴有某种免疫缺陷、染色体畸变或DNA修复功能缺陷。 Bloom综合征 生长迟缓 皮肤癌 阳光过敏性皮疹 白血病 免疫功能紊乱 着色性干皮病 智力迟钝 皮肤雀斑样色素沉着 皮肤鳞癌 毛细血管扩张 基底细胞癌 Fanconi综合征 发育障碍 白血病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瘤 毛细血管扩张 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 白血病 性共济失调 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淋巴瘤 3.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而环境因素又起主要作用 大多数恶性肿瘤是散发的,无家族史,可能患者的体质对致癌因子有易感性,因而发生了肿瘤。 Kundson二次突变说 一个细胞要发生两次突变才能变成肿瘤细胞。 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体细胞只要再有一次突变,即可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这种肿瘤可遗传,常有家族史,年轻发病,呈多发性或双侧性。 散发性肿瘤,二次突变均需发生在同一个体细胞内,因而发病率低,常单发,发病较晚。 五、免疫因素 1.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说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儿童期免疫系统不成熟,老年人免疫功能 减退,这两个年龄组肿瘤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