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陈雅飞.doc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第34卷第3期 2004年5月 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0f~jl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dSdencesI Vo1.34.No.3 Mav2004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陈雅飞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香港新界) [摘要】《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 疑,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问至民国时期,学者对此进行考证,主要立场是否 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20世纪60年代,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中国 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 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 展.20世纪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而且 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出土的《高崧墓 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真伪之辨 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 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 的学术品格. [关键词]《兰亭序》;兰亭论辨;中国书法史;王羲之 [中图分类号]J29;K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2X(2004)03—0102—09 至少自宋代起,学界就开始了对《兰亭序》帖真伪之辨的学术争论,其后在清代,民国和文革时 期形成了三个高峰,取得了相当的成果.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者观察视角的转换,有关《兰亭 序》各方面的研究都在逐步走向深入.在21世纪初回顾20世纪后半期书法界最令人关注的兰亭 论辨,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根据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对中国大陆的兰亭 论辨作一简略的回顾和展望,重温论战双方的主要论点并反思其得失,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导. 一 ,《兰亭序》真伪之疑的历史回溯 早在宋代就有人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了怀疑.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是唐代张 彦远《法书要录》卷三所引何延之《兰亭记》,其中便记载了王羲之对《兰亭序》甚为珍爱,传至七代孙 智永,后被萧翼智赚而去之事.贞观二十三年,《兰亭》真迹随太宗葬入昭陵.历代多以为此说不 可信.当代学者华人德和白谦慎认为:何氏所记,颇具传奇色彩,其历史可信度值得研究.[1] (p.1)桑世昌的《兰亭考》分类编纂各种相关的笔记,诗文等资料,并作了简短的考订.俞松的《兰亭续 考))贝0收其所见多本《兰亭序》的题记,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清代考据学大盛,金石学家 翁方纲的《苏米斋兰亭考》代表了《兰亭序》考订的成果.清人赵魏,阮元,李文田,杨守敬等人均对 [收稿日期]2003一O1—26[本刊网址?在线杂志]/soc [作者简介]陈雅飞(1980一),女,浙江上虞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艺术史研究. 第3期陈雅飞: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l03 《兰亭序》持否定论.但此一时期的怀疑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 (一)兰亭真伪之疑的提出(唐宋时期) 清代以前,关于《兰亭序》帖真伪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四大疑点上. 第一,《文选》未辑入《兰亭序》.目前所见的《兰亭序》全文,最早见于太宗御撰《晋书王羲之 传》中,但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许桩的《六朝文絮》及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均未见此 文.后人对此大为诟议. 第二,《兰亭序》帖的流传经过.除何延之《兰亭记》外,关于此帖的流传另有几种不同记载.如 刘悚《隋唐嘉话》卷下认为,此帖于武德四年入秦府;《太平广记》卷二.八引牛肃《纪闻》,认为隋末 由广州好事僧得,后为太宗所诈;李冗《独异志》卷中则以为太宗令御史萧翼密购而得①.但多为小 说家言,实不可信. 第三,《兰亭序》帖的出现时期.宋代姜夔曾对梁武帝收右军帖270余轴,却惟言《黄庭》《乐毅》 而不及《兰亭》表示怀疑.另,宋《淳化阁帖》未收《兰亭序》;从宋许开《二王帖目录评释》和目前所能 见到的《二王帖》拓本看,旧刻《二王帖》未收此帖;《宣和书谱》记载,宋徽宗内府藏王羲之书籍计 243种,独未列此帖.这无疑使后人怀疑东晋时期是否出现《兰亭序》. 第四,《兰亭序》和《临河序》字数,内容的出入.《临河序》之名见《世说新语》的南朝梁人刘孝标 的注文.《兰亭序》与《临河序》文字上有异,主要在于文中增夫人之相与以下述王羲之情怀襟抱 之167字,文末亦无右将军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以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