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刘海峰.docVIP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刘海峰.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刘海峰.doc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2006年12月 第38卷12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Monthly December.,2006 VoI.38No.12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刘海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东亚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历史上日本曾在公 元8—1O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取士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四科和医,针等二科.韩 国(朝鲜)历史上的科举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的科举,是中国域外科举制度的典 范,韩国历史上科举的地位甚至不亚于科举在中国社会上的地位.越南是东亚三国中最迟实行科 举也是世界上最晚废止科举的国家.历史上东亚诸国的科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从属于中国科举 的.东亚国家效法中国建立科举制,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文化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科举日本韩国越南进士 [作者简介]刘海峰(1959一),男,福建省惠安县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 中国科举史和高等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6)12—0136—07 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 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还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 要的影响.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主要是指英,法,美等 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曾借鉴中国的科举制, 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指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1o 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 过科举制度.关于科举西传,笔者曾作过专题探 讨①,本文专门论述科举制对东亚三国的影响. 一 ,日本科举的受容与异化 在日,韩,越三国中,日本是最早仿行科举,同时 也是实行科举制时间最短的国家.公元7—8世纪 之际,日本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实行与唐制基本相 同的贡举制度.日本的贡举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 进士,明法等四科和医,针等二科. 日本确实曾经实行过科举制度,可以从不少当 时的进士及第和落第诗反映出来.当时日本人所写 的有关科举及第和落第诗,与唐代的同类诗歌如出 ? 136? 一 辙.如《日本诗纪》卷十七菅原道真《绝旬十首,贺 诸进士及第》诗中,就有不少及第,龙门,登科 等词句.纪齐名编辑的《扶桑集》中,收有菅原淳茂 的《对策及第后伊JJJ,I藏刺史以新诗见贺,不胜恩赏, 兼述鄙怀》诗,描写久困科场后金榜题名的喜悦心 情:穷途泣血纪兼秋,今日欢娱说尽不?仙桂一枝 攀月里,儒风四叶压人头.与唐代孟郊进士及第诗 异曲同工.而三善善宗《落第后简吏部藤郎中》的 被病无才频落第,明时独自滞殷忧则反映出应试 落第者的痛苦⑦.这些诗都具体生动地证实了日本 实行科举制度的情形.另外,中国清代陆心源编《唐 文续拾》所收菅原道真《请秀才课试新立法例状策问 征事可立限例事》,《对策文理可详令条事》,《请被补 文章博士一员阙共济杂务状》等文,也是有关日本实 ①刘海峰:《科举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载《中国社会科学》, 2001(5). ⑦萧瑞峰《日本有没有实行过科举制度——读日本汉诗献疑》.载 《文史知识》,1995(7) ◇史学经纬 行科举制的史料.① 至今也还可以考证出不少当时日本的进士及第 者.据日本《登科记》所载:式瞻王,延喜十六年 (916年)八月廿八日试,行朱雀院,御题《高风送秋 诗》.及第四人:藤原高树,大江维时,春渊良规,藤 原春房.已上四人,不作开韵及第.《朝野群载》卷 十三《纪传》上载:《登科记》云:神龟五年(728年) 戊辰始行进士试.少辅菅原清公.②至今可考姓名 的8,9世纪文章生(含进士,俊士,文章生试受验者, 拟文章生)有196人,文章得业生(含秀才和给料学 生)有35人,秀才,进士试受验者也尚有55人.④ 日本科举的发展趋向总的来说是日渐贵族化, 但其间也有过唯才是贵的努力.天长四年(827), 纳言安世良峰奏呈:太政官于去十一年十五日符 称:案唐式,照文,崇文两馆学生,取三品已上子孙, 不选凡流.今须文章生者良家子弟,寮试诗若赋补 之.选生中稍进者,省更复试,号为俊士.取俊士翘 楚者,为秀才生者.今谓良家.偏据符文,似谓三品 以上.纵果如符文,有妨学道.何者?大学尚才之 处,养贤之地也.……高才未必贵种,贵种未必高 才.且夫王者之用人,唯才是贵.朝为厮养,夕登公 卿.而况区区生徒,何拘门资?窃恐悠悠后进,因此 解体.又就文章生中,置俊士五人,秀才二人.至于 后年,更有敕旨:虽非良家听补之进士者.良家之 子,还局下列.立号虽异,课试斯同.……望俊士永 从停废,秀才生复旧号,选文章生,依天平格.④从 此文中可以看出El本的学校和科举制度参考唐式 的因素.文中所言唯才是贵,何拘门资等语,体 现出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