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的护理-2.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衰竭 (hepatic failure,HF) 定义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大量坏死或肝功能急剧严重损害所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黄疸迅速加深、进行性神志改变,并很快进入昏迷。临床有出血倾向、肾功能衰竭、血清转氨酶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表现。其中以急性起病,2周以内出现肝衰竭临床表现病人,称之为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 我国肝衰竭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其次是药物及有毒物质。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常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是引起慢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儿童则为遗传代谢性肝损害为主要原因。 病毒性肝炎:以乙型或丙型最常见,甲型、丁型、戊型也可发生。也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合并感染。 其他病原体感染: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恶性疟、立克次体等。 药物:醋氨酚、氟烷、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素、镇静及抗癫痫药等。 急性中毒:毒蕈、黄曲霉素、磷及细菌毒素等。 代谢失常:妊娠急性脂肪肝、Reye综合症等。 缺血和缺氧:肝血管闭塞、 Budd-Chiari综合症等。 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肿瘤:肝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 肝衰竭分类 国内分为3型: 急性肝衰竭:指原无肝病者患急性肝炎后8周内出现肝性脑病者,包括在2周内出现脑病的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FVH)和2-8周中出现脑病的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SFVH)。 亚急性肝衰竭(LOHF):指2-6个月内出现脑病或其他肝衰竭症侯群。与急性肝衰竭比较,此型发病年龄较大,凝血障碍较重,多有腹水,脑病出现晚,预后更严重。 慢性肝衰竭:指由慢性肝病(CLD)逐渐恶化至肝衰竭。最常见为慢性肝炎反复活动,肝细胞大量破坏至肝衰竭;或活动性肝硬化有发生大块融合性坏死;或肝硬化因某些诱因如出血、感染、代谢紊乱等使病情恶化。此型多有深度黄疸、出血、腹水、感染及肾衰竭等。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定义 1993年,O’Grady提出: 超急性肝衰竭:出现黄疸7天内发生肝性脑病。脑水肿发病率高,但积极治疗,一部分可存活; 急性肝衰竭:出现黄疸8~28天发生肝性脑病。脑水肿发病率也高,但如不进行肝移植,预后较差 亚急性肝衰竭:出现黄疸4周以上、12周以内发生肝性脑病者。脑水肿发生率较低,预后很差,是肝移植的主要备选对象 肝衰竭分期: 早期: 1、极度乏力、明显厌食、频繁呕吐和顽固性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或每天上升≥17umol/l)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4、未出现肝性脑病及明显腹水。 肝衰竭分期: 中期: 在肝衰竭早期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1、出现II级或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且2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0% 肝衰竭分期: 晚期: 在肝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以三条之一者: 1、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难纠正的水电解质紊乱等。 2、出现III级或以上肝性脑病 3、有严重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 肝衰竭的病理分型 依照FVH的病例,分为4型: ⒈急性坏死型:以广泛的肝细胞坏死为特征,全小叶或多小叶坏死,肝细胞溶解消失,肝窦极度扩张,伴广泛出血,网状结构不塌陷;汇管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多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不一;可有瘀胆现象。 ⒉急性水肿型:严重的弥漫型肝细胞肿胀,小叶结构紊乱,肿胀的肝细胞胞膜很清楚,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积压而呈多边形,类似植物细胞;肝内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瘀胆。此行存活率较大,病情好转后再次肝活检肝组织表现为轻型小叶型肝炎。 ⒊亚急性坏死型肝炎:肝组织呈新旧不一的大片坏死和桥样坏死,网状结构塌陷,有明显的汇管区集中现象,有多数增生的胆管并伴有瘀胆,残留的肝细胞增生呈结节状,有假小叶结构形成,可见纤维增生。 ⒋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大块、亚大块及桥接坏死,伴明显的炎性浸润和瘀胆。 暴发性肝衰竭(FHF)的病理 1986年Bernuau和Berhmou建议把黄疸出现后2周内发生肝性脑病的急性肝衰竭称为暴发性肝衰竭,2周-3月内发生肝性脑病者为亚暴发性肝衰竭。 I型:肝细胞坏死为主,多由肝炎病毒、药物和毒物引起。主要表现为肝脏的大块坏死、肝脏重量明显减轻、体积缩小、外观松软、包膜皱缩,尤以左叶明显。光镜下表现为肝细胞广泛或大块坏死和消失,肝细胞坏死区融合,其间可见散在存活肝细胞呈现水肿、空泡性变和嗜酸性变,肝小叶网状支架塌陷。此型患者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黄疸很快出现并迅速加深。 II型:肝细胞脂肪变性,见于妊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