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到“疑”以“史”激“情”.docVIP

从“疑”到“疑”以“史”激“情”.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疑”到“疑”以“史”激“情”   【教学内容】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过程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初步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通过了解史实,初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有主动探索历史的意愿,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兽首”导入初生疑   师:同学们,十二生肖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产物之一,自从它产生以来就备受大家的关注。150年前,在乾隆皇帝的私家园林中就有以十二生肖为原型设计的兽首人身报时喷泉,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视频:十二生肖造型的报时喷泉)   师:看了视频,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十二生肖铜像吗?   生:惟妙惟肖、精彩绝伦……   师:如此精美、神奇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你觉得保存在哪儿最为妥当?   生:保存在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或者把它放在有大铁门的仓库里保管起来。   师:那么,它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资料。   鼠 (目前尚在法国巴黎的藏家手中)   兔 (目前尚在法国巴黎的藏家手中)   猪 (抢救回国) 700万港元   牛 (抢救回国) 774.5万港元   猴 (抢救回国) 818.5万港元   虎 (抢救回国) 1544.475万港元   马 (抢救回国) 6910万港元   龙 (尚未现世)   蛇 (尚未现世)   羊 (尚未现世)   鸡 (尚未现世)   狗 (尚未现世)   师:看了这一组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为什么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要花那么多钱去抢救回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物流失海外?   (教学意图:“冲击”是这一环节设计的关键词。稀世珍宝的华丽与文物现状的不堪形成强烈的冲击,学生在这种认知和情感的冲击中生成疑问。生疑的过程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生疑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酝酿、激发的过程,疑惑、震惊、??待的情感由此而生。)   二、对比园林初晓史   师:请你说说对于圆明园的了解。(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左下角的资料后进行交流)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150年前的圆明园。(观看“圆明园复原视频”)谈谈你对圆明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这里收藏着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历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的作品。   生2:这里拥有无数的奇珍异宝,不知凝聚了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   生3:它是一座艺术品的宝库和博物馆,是中国文明、文化的结晶。   师: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曾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展现在眼前的却是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圆明园废墟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圆明园是怎么从辉煌变得如此残破的?   师:好一声质问!问到了历史的本质!   生: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将我们这么漂亮的园林毁灭成这样!这太令人气愤了!   师:对!我和你有同样的愤慨!我相信这是发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愤怒!   师:(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这一把火,让我们失去了哪些东西?   生:奇珍异宝、精美建筑……   师:圆明园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破坏、焚烧下,发出了悲恸的哭声。来,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轻轻地念念课题。   (教学意图:“对比”是这一环节设计的关键词。150年前的万园之园与150年后的残垣断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比,既有理性的思考:为何会如此破败?为何会有如此遭遇?这一比,又有情感的激发。激发的是一种憾、一种悔、一种愤,这种感情随着教学的展开、多媒体的借势而不断生成。)   三、深析“条约”勿忘耻   师: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东西,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耻辱。然而,这只是我国近代屈辱史中的冰山一角。你知道我们曾经签订过哪些不平等的条约吗?   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l约》……   师:当你看到这些历史照片和这么多的不平等条约时,有什么感受?   生:“不平等条约”太多了,太多了,我都数不清楚了。   师:同学们,清政府当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远不止这些,请看课本第13页,读读右上角的这段文字,把那个刺痛中国人内心的数字圈起来。(学生圈出“1100多个”)   师:请你猜一猜,在《瑗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三个条约里,我们大概失去多少土地?   生:50平方公里。   师:孩子,估计你弄错了单位,少了个“万”。   生:我想是100万平方公里。   师:少了,还是少了!足足有1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法国和1个德国的领土面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