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末代皇帝》.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末代皇帝》   [摘 要] 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具有浓厚的后殖民色彩。同时这部影片也涉及了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等问题。本文从东方主义角度对影片加以解读,从话语、权利和想象的他者等方面阐述影片的后殖民性,深入分析欧洲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并揭示欧洲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具有解不开的东方主义镣铐,西方按照自己的喜好构筑了神秘的东方,并把自己定位为拯救者,像骑士那样营救落难的公主,认为西方是东方割舍不掉的恩主。   [关键词] ??《末代皇帝》;东方主义;中国形象      在第6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8226;贝托卢奇执导的影片《末代皇帝》一举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最佳作曲、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美工等9项大奖,轰动世界。该剧结合中国的现代史描述了中国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曲折一生,其内容梗概为:溥仪从两岁入宫继承皇位,成为一无所知的儿皇帝。后来清朝皇室退位,民国建立,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结束了他有名无实的帝王生涯。其后心有不甘的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东北又成立满洲国,意图复兴大清帝国昔日的荣耀。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成为俘虏,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一年后,被特赦释放。影片最后,溥仪以游客身份重游紫禁城,感慨万千。在影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清朝)、满洲国以及新中国成立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描写,在西方掀起了一股浓厚的“中国热”。   审视这部影片,我们会发现这部影片具有浓郁的后殖民色彩。这部影片还涉及了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等诸多问题,正如萨义德所说:“在某意义上说,东方学的局限,正如我前面所言,乃伴随弃除、抽离、剥光其他文化、民族或地区的人性这一做法而来的局限。但东方学走得更远:它不仅认为东方乃为西方而存在,而且认为东方永远凝固在特定的时空中。”①换句话说,西方宗主国利用话语―权力构建了一个东方神话,而这个东方与西方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是西方创造出来的“他者”。影片《末代皇帝》即是如此,带着灰姑娘的面纱,在欧洲人的想象中言语着,变成一种永恒不变的东方精神乌托邦。   一、话 语   尽管贝托卢奇“这位来自西方世界的导演曾声称要以非意识形态的方式在银幕上再现这个伟大的故事”②。但是他却并不能摆脱东方主义的叙事角度。赛义德认为:“作家身上具有一种渴望揭示本源的意图,这一意图涵摄并折射社会的文化政治宗教力量,是一种使作家与其自身世界的诸种力量难以逃逸的网络。”③在西方人眼里东方是“华丽的、专制、残酷、奥秘的、异国情调的、神秘的、虚弱的、黑暗的”④。而贝托卢奇利用电影把话语具体化了。《末代皇帝》中充斥着大量神秘、怪异的中国场景:慈禧老佛爷生活的空间,她的病榻被置于一个烟雾弥漫、佛像环绕的殿堂里;皇宫里为慈禧诵经超度的红衣喇嘛;举着睾丸向溥仪致敬的太监们;还有小皇帝溥仪喜欢吸吮奶妈的乳头,等等。影片中对神秘、古老、诡异的中国形象的塑造,迎合了西方的欣赏心理,满足了西方对东方的固定思维模式。而“文革”街头的忠字舞、红宝书、纸帽子、阴阳头等,北京冬天街头高高堆起的白菜垛,则满足了西方对于中国“文革”时期“荒谬”“无序”“自闭”“贫瘠”的想象。“东方并不是实在的东方,它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它是被西方话语想象性虚构出来的谎言。”⑤在这里导演将电影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社会意识和政治。“末代皇帝”这个形象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政治性,颇具神秘意味。电影中溥仪作为皇帝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古语即有“君人者,国之元”“国之本也”的说法。但是影片中溥仪只能生活在千重门里的皇宫中,辉煌的紫禁城成了囚禁他的禁锢地,他甚至被剥夺了探视母亲的权利。当他被赶出皇宫以后,他被日本人利用,虽然名为满洲国的皇帝,可实际上却是日本人的傀儡,每天只是在签署那些他必须签署的文件,甚至同样被剥夺了外出宫门的权利。即使溥仪贵为皇帝,也在历史洪流中无法避免地成为历史的悲剧。在电影话语的背后我们发现了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具有历史性的文化产品变成了解构他者的工具。因为任何一部文本,都是某种文化话语的功能或“碎片”。它表现了某种流行的话语,同时又重构着该话语,我们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理解电影艺术既是大众神话的构筑者,又是大众神话的超越者。   二、权 力   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罚》中说“人体正进入权力机器中,权力机器则在探究它,粉碎它,重新编排它”。也就是说权力纯粹是一种关系,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权力总是在不断的转换之中。在《末代皇帝》中审讯过溥仪的战犯管理所所长曾经是权力的拥有者,然而在影片结尾却成了一群革命小将批斗的对象。当溥仪问这些革命小将,这个人犯了什么罪,他们回答说该人是:“帝国主义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