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性痉孪性截瘫1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遗传性痉孪性截瘫1例分析
赵 清(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74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154-02
遗传性痉孪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paraplegi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家族遗传性变性病,以慢性进行性无力与慢性痉挛性下肢瘫痪为特征。病理特点为皮质脊髓束变性,该病有遗传家族史,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是基因遗传与酶系统缺陷有关。下面就一例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
患者,女,27岁。2006年7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步态异常,走路时双下肢发僵,以右下肢为著,右脚用足尖走路,脚后跟不能着地,且经常在走路时出现摔倒现象,以身体向后倾倒次数为多,摔倒前后都意识清楚,双上肢活动正常。于2006年11月去北京地区301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给予口服美多巴从小剂量开始治疗,开始服用一个月患者自觉症状有所缓解,即觉得双下肢发僵有所减轻,而且摔倒现象也减少了,但是一个月后继续服用时患者自觉不再有明显的改善,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并同时伴有小便失禁,饮食水呛咳,且上述症状呈晨轻暮重的特点,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家族史:患者母亲大约30岁左右发病,双下肢发僵,双足尖走路,后渐渐不能自行走路。其三个舅舅均因同样症状不能走路而瘫痪在床,且均有小便失禁及饮食水呛咳,均在大约30岁左右发病,而且患者及其家人智力及记忆力反应力都正常。入院后体格检查:BP110/70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颅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张力高,尤以双下肢为著,腱反射活跃,以下肢明显,肌力尚正常,可引出病理征,感觉共济正常。辅助检查: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电图尚正常,血肝肾功能正常,血钾化验正常,血钙略低,胸片心电图正常。请北京专家会诊,考虑定位于锥体束,临床表现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明显,结合其家族史,考虑定性诊断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人为单纯型,治疗给予巴氯酚口服对症治疗减轻症状。
治疗效果:用药治疗五日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肢体发僵有改善,身体不自主倾倒现象亦有所减少,查??肌张力有所降低。
结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也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在脊髓中双侧皮质脊髓束的轴突变性和(或)脱髓鞘,尤以胸段为重。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亢进,病理征阳性。该病有阳性遗传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少见性连锁隐性遗传。其临床分型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型:一型为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主要表现为痉挛性截瘫,也有遗传异质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病理改变主要是在脊髓锥体束变性,而脊髓小脑束及后索改变不明显。显性遗传的HSP又按年龄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前者常于35岁前发病,该病例就属于此类;晚发型见40-65岁,临床表现类似早发型,但双下肢无力,深感觉障碍更常见。另一型为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此型除痉挛性截瘫外,还伴有脊髓病损外的伴发症状体征,遗传异质性更明显。辅助检查有些肌电图可发现有失神经改变,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头颅核磁一般无异常,有些病例可表现胼胝体发育不良,大脑小脑萎缩,颈段或胸段脊髓核磁可显示脊髓萎缩。该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办法,但对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可行的,该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办法,但对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是可行的,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除此之外,肌腱松解术,按摩理疗及针灸等方法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行走困难。因为此病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不结婚或婚后不要生育;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早卧床而致残疾,本病进展缓慢,只要注意护理,可维持数十年生命。
参 考 文 献
[1]赵国华,唐北沙,罗巍,夏昆,庄臧友,孔凡斌,严新翔,邓汉湘,萧剑峰,夏家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3).
[2]赵国华,唐北沙,罗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与遗传特点 2003.
[3]师和娣,张克军.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S1期.
[4]赵国华,唐北沙,陈昕,周斌,罗巍,李蜀渝,刘小民.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 17(4).
[5]赵国华,唐北沙,任志军,郭鹏,沈璐,夏昆,刘小民.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西南18J812_室外附属工程.pdf VIP
- 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docx VIP
- 临床研究方法(山东大) 学堂在线章节测试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磁动力发电机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导学案00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doc VIP
- 2023年小升初模拟分班测数学试卷3.docx VIP
- GB T 23615.1-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型材.docx VIP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docx VIP
- [发电机]-磁动力发电机项目介绍.docx VIP
- JTT 1507-20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志设置规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