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肪肝60例治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脂肪肝60例治验
刘同军(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卫生院 河南周口 477150)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035-02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疾病和原因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最常见的原因是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其次为营养失衡、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病变,只要早期诊断和治疗,一般可恢复正常。中医文献中无“脂肪肝”一词,但根据其病因、发病杨机理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归属于中医的“痰浊”、“积聚”、“肋痛”、“肥胖”等范畴。本病与脾虚、痰、热、湿、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主要累及肝、脾、肾等脏腑,治疗多以降浊健脾,活血化瘀为法。笔者以自似消脂降浊方治疗脂肪肝6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系本院门诊患者,诊断符合《临床肝胆病学》脂肪肝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型标准,符合湿浊中阻,瘀血阻络分型标准。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7.5岁;病程2-6年;其中肥胖者38例,有饮酒史者14例,喜食肥甘厚味者6例,有肝炎病史者2例。
二 治疗方法
予自拟消脂降浊方治疗。基本方:生黄芪30g,陈皮12g,苍术g,茯苓20g。泽泻20g,丹参30g,郁金20g,莪术12g,赤芍药20g,姜黄12g,生山查30g,何首乌15g,枸杞子15g。加减:肝区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纳差者加神曲、麦芽;谷丙转氨酶(ALT)异常者加垂盆草、田基黄;肝脾大者加炙鳖甲、穿山甲。用法:每日1剂,煎法400ml,分2次口服,以连续服用2个月为一疗程。全部病例在治疗前2周停用其他降脂、护肝等药物。
三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提示肝脏形态恢复,肝内小血管显示清晰,肝血流图正常,血脂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B超提示肝脏回声远声场衰减明显减轻,肝血流图明显改善,甘油三酯(TG)下降ge;40%,或血胆固醇(TG)下降ge;2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B超提示肝后缘回声衰减减轻,肝血流图呈好转趋势,TG下降20%-40%,TG下降10%-20%。
无效:症状、体征、B超、肝血流图显示未改变或未好转,达不到有效标准。
四 治疗结果
1、临床疗效 治愈21例(占34.4%),显效26例(占43.3%),有效8例(占13.3%),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91.7%。
2、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见表可知消脂降浊方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的作用,提高HDL—C水平,尤其是持续治疗2个月后,降血脂作用更显著。全部病例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五 讨论
肝脏对脂类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脂类的吸收、运转、合成和分解都与肝脏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人肝内总脂量包括磷脂、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及胆固醇占肝重4%-5%,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可达肝重的10%以上,甚至可达40%-50%。在组织形态学上,当超过50%的肝实质脂肪化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肝中脂肪来源过多;肝合成脂蛋白功能降低以及氧化脂肪酸的能力减弱;磷脂的来源不足。如果磷脂减少,则影响脂蛋白形成和输出,从而发生脂肪肝。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为饮食膏梁厚味或长期嗜酒无度,生湿酿浊;脾失健运,肝失疏泄,醇酒厚味无以化生气血精微,致脂浊内生,日久留而成瘀,浊瘀互结,浸淫肝脉,痹阻血络,脂质沉积,形成脂肪肝。因此,脂肪肝的病理产物,归结为“浊”,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肾,病机上强调浊瘀同源。见肝之病,知其传脾。故治疗上当以降浊为主,化浊健脾,活血化瘀为法。自拟消脂降浊方,方中黄芪、陈皮、苍术、茯苓健脾化浊;泽泻利水除湿,通利脾胃,与苍术配伍,可利水消浊健脾,使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丹参凉血活血养血,与黄芪配伍,补气养血,气血同调;赤芍药、姜黄、郁金、莪术,入肝经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生山楂化积消食,分解脂肪;增补肝肾、益精血之何首乌、枸杞子,以防利湿伤阴耗血之弊。诸药配合,全方共奏化浊健脾、活血化瘀祛脂之效,达到消脂降浊之目的。
现化药理研究提示:泽泻有降低血中胆固醇、血糖和抗脂肪等作用,有阻止脂类在血管内滞留或渗透到血管内壁的功能,并能促进胆固醇的运输和清除作用;山楂的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脂肪消化作用;何首乌能抑制肠道吸收TC,所含多量卵磷脂能能阻止TC在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