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探讨
陈晓银
(南京明基医院产房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目的:就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本院产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间总分娩数11214例, 出现30例胎盘早剥,回顾性分析3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剥离的最大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43.33%),其次为外伤(26.67%)、妊娠期糖尿病(10%)、胎膜早破(6. 67%),再次为双胎妊娠(3.33%)、脐带因素(3.33%)、羊膜腔穿刺(3.33%)、其它(3.33%)。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24例(80%)为剖宫产,6例(20%)为顺娩。其中,28例(93.33)出现产后出血,6例(20%)出现DIC,10例(33.33)出现子宫次全切,25例(83.33%)出现胎儿窘迫,20例(66.67%)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务必要强化高危妊娠管理及孕期健康教育,对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治疗、预防,加强护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死亡率。
【关键词】胎盘早剥;护理;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27-02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种产科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胎盘早剥病情进展快、起病急,很容易会由于并发子宫卒中、死胎、产后出血、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而对母婴生命进行严重威胁[2]。临床上很容易观察典型的临床症状,但有些病例症状不明显,需要医护人员予以仔细的鉴别和观察。本文就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产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间总分娩数11214例, 出现30例胎盘早剥,平均年龄为28.5岁,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20岁,双胎2例,经产妇8例,初产妇20例。胎盘早剥发生的时间:4例孕37~42周,20例孕28~37周,6例孕周小于28周。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胎盘早剥分为3度:10例(33.33%)为Ⅲ度胎盘剥离,13例(43.33%)为Ⅱ度胎盘剥离,7例(23.33%)为Ⅰ度胎盘剥离,没有1例孕产妇死亡。查阅内容:母婴结局、病因、并发症、体征、临床症状[3]。
2 结果
2.1病因
由表1可以看出,胎盘剥离的最大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43.33%),其次为外伤(26.67%)、妊娠期糖尿病(10%)、胎膜早破(6. 67%),再次为双胎妊娠(3.33%)、脐带因素(3.33%)、羊膜腔穿刺(3.33%)、其它(3.33%)。
表1 胎盘剥离的病因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本院产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间总分娩数11214例, 出现30例胎盘早剥,发生率为2.68%,基本接近。胎盘剥离的最大病因是妊娠期高血压(43.33%)。我们的护理措施如下:
(1)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及孕期检查,以此来提高孕妇对本病的认识,同时,还要努力做好围生期健康知识宣教工作,产妇若出现了胎动异常、阴道流血、腹痛、阴道流水等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4]。
(2)密切观察病情:临床上很容易观察典型的临床症状,但有些病例症状不明显,需要医护人员予以仔细的鉴别和观察。要注意在产妇待产过程中,对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心、羊水性状、阴道出血、宫缩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做好产程记录[5-6]。
总之,务必要强化高危妊娠管理及孕期健康教育,对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治疗、预防,加强护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谢幸,??文丽.妇产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129-132
[2]Srinivas SK, ErnstLM, Edlow AG, et a.l Can placental pathologyexplain second-trimester pregnancy loss and subsequentpregnan-cy outcomes? [J]. Am J ObstetGyneco,l 2008, 199(4): 402-405.
[3] AliyuMH, AlioAP, Lynch O, et a.l Maternal pre-gravid body weight and risk for placental abruption among twin pregnancies[J]. JMatern FetalNeonatalMed, 2009, 22(9): 745-750.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