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肖淑娇 (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桃源 415700) 【摘要】根据“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疾病的防治,特别是对“冬病”(冬季易发或兼夹其他致病因素协同致病形成伏邪宿根,导致经气脉受阻、反复迁延发作,导致阳虚或阳气不足的一系列病证[1])以及延伸的其他慢性病症的防治,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冬病”;防治;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253-02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以下简称贴敷)药方精炼,取材方便,简便易行,近年来,广受业内关注。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贴敷防治“冬病”以及延伸的其他慢性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贴敷效验的疾病、基本方、穴位、病例报告如下。 1.对“冬病”的预防 1.1 呼吸系统的主要疾病:感冒、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贴敷以振奋肺肾阳气为主辅以调理脾胃。方药,基本方:白芥子(生:炒=4:6)、甘遂、公丁香、细辛、肉桂、花椒,粉碎为细粉。按3:3:3:2:1:1混匀,在以新鲜姜汁调和。穴位:大椎、肺俞、风门、肾俞(俞门)——交替使用、关元(气海)——交替使用,足三里。其中喘者加膏肓俞;咳者加天突;心慌气短者加内关;手足冰凉者加劳宫、涌泉。 病例:杨朝晖,女,43岁,本院职工,素体阳虚,畏寒,患哮喘多年,每于天凉气温变化发病。咳喘甚,夜不得眠,多处求医问药,虽有好转,但仍时常发作,非常痛苦。2009年夏天开始做贴敷治疗,当年冬天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发病程度减轻。第二年继续贴敷后,发病次数显著减少,且发病时睡眠可。第三年贴敷后,极少发病且病后不需药物,做针灸理疗几次而愈。 1.2 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慢性胃炎,慢性泄泻。贴敷以振奋脾胃阳气为主,同时调肝补肾。方药,基本方,方法同上,穴位:脾俞、肾俞(俞门)——交替使用,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慢性胃炎加神阙,慢性泄泻加水分。 1.3 妇科主要疾病:痛经、乳腺小叶增生。贴敷以振奋脾肾阳气,同时调理肝胆经。方药:基本方去甘遂加吴茱萸。方法同上。穴位:关元、肾俞(命门)——交替使用 ,地机、三阴交、足临泣。痛经加中极、次髎;乳腺小叶增生加乳根、期门、膻中。 病例:李英,女,38岁,三阳港镇居民。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色黯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涩,苔白润。经当地医生诊治,药物不详,病情有所好转,但停药后病情如常。2013年夏天来我科贴敷治疗,贴附两次后,月经来潮,病情明显好转,冷痛减轻,经量增多,色红,腰腿无不适,脉沉,苔薄白。嘱其经前再次贴敷,再经三次贴敷全愈。 1年后随访无复发。 1.4 面神经炎,以贴敷结合毫针浅刺治疗,病程显著缩短,后遗症病例减少。方药,基本方;穴位:翳风、完骨、合谷、三阴交。 2.其他慢性病 是指 素体阳虚, 夹杂寒热、痰湿、瘀血所致病证。主要有: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冻疮等。方药,基本方。其中局部有热者加冰片。方法同上,穴位:以局部穴位和阿是穴为主,酌情选用大椎、肾俞(俞门)、关元、足三里、丰隆。 ??病例:翦象发,男,50岁,桃源县枫树乡农民。右侧肩部 疼痛2个月,天冷加重,曾自行买膏药贴敷,效果不佳。三天前,因务农时用力不慎,右臂疼痛突然加重,活动困难,入夜更甚,辗转难眠。2014年8月3日来我科首诊。查:肩外展不能平肩,后伸仅能摸及髂骨,不能叉腰,肩周压痛,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涩。为阳虚风寒袭络,损伤经脉,血脉瘀阻所致。因路远不便,采用 刮痧疗法结合贴敷治法,三次而愈。 3.小儿常见病 主要是反复感冒,咳嗽,哮喘,厌食,腹泻(阳虚腹泻)。方药、基本方:白芥子为炒白芥子,去花椒。穴位:感冒、咳嗽、哮喘取穴与成人相同;厌食、腹泻取脾俞、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厌食加神阙、内关。腹泻加肾俞(命门)、水道。 4.讨论 中医整体观念,阐明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基于“春夏养阳”的理念,把人和自然统一起来。清代医家张璐所著《张氏医通》“天灸”所用“白芥子涂法”[2],应用于冷哮,疗效很好。2009年中国针灸学会发布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指导意见(草案)》[3],对该疗法予以规范。这都说明贴敷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理论上,“冬病”具有正虚邪实的特点,正虚是指阳(气)虚,邪实是指多种邪气裹结伏留,从而最终形成宿病顽疾。这种特性决定了阳气的温化能有效地散邪逐邪,散结、祛瘀、通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