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及其相关问题
关于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及其相关问题
2013-04-16 14:42 书画纵横 张天弓 我要评论0 字号:
一、小引
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载梁武帝萧衍(464-549)、陶弘景(456-536)相互论书启九首,萧四首,陶五首。九封书信前后关联,为二人晚年所作。书信往来,评帖论书,其经验之丰富,鉴识之精细,理论之深邃,令人感叹。从前笔者阅读这些书信总有一个疑问:“一个在京都,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在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市东南,往来中名帖的安全及归属问题呢?”后来依据陶启所引南齐马澄《逸少正书目录》两条佚文,推论南齐已有“镇书—出装书”体制。“镇书”,即镇秘府之“书”,是秘府中的极品,永久珍藏,不得外传,而“出装书”则是“镇书”的摹本,可用来馈赠皇亲国戚、爱卿大臣。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制度,对后世书法艺术发展影响深远。这种体制即可解答诸名帖的安全及归属问题。拙文《马澄〈逸少正(镇)书录〉散考》对此体制已作详细探讨,但没有专门讨论这九封书信,只是提到“从中可以感觉到,这种体制在梁代又有新的发展”。(1) 本文即是从“镇书—出装书”的视角切入,探讨这九封书信及其相关问题。
在《法书要录》中,陶启在前,一首陶启、一首萧启相次第,最后也是陶启,现依这种次序,将五首陶启简称为陶启一、陶启二、陶启三、陶启四、陶启五,四首萧启简称为萧启一、萧启二、萧启三、萧启四。《法书要录》卷二还收录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一文,与九首书启相关,可简称为《十二意》。这九封书信的先后次序,表面上是一来一往,但明显地存在着颠倒错乱。到底哪封在前,哪封在后,这与书信的内容相关。反过来说,理解书信的内容,又与准确判别书信的先后次序相关。这样一来,“内容”与“次序”互为因果而相互缠绕。相互缠绕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为什么这封信在前?因为这句话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因为这封信在前。目前已见到二种重新排序,一种是日本学者作的,一种是中国学者作的,以后肯定还会有新的排序。萧、陶二人身份特殊,书信本来就有一定的隐秘性,距今又有一千四百多年,不了解当时书信交流的“小语境”,就很难克服这种隐秘性。我以为,“镇书—出装书”正是开启九封书信奥秘的一把钥匙。
二、“出装(书)之例”
陶弘景非常精明,信中“预出装之例”,为的是向梁武帝索要书法作品。“预”即预计、预想;“例”即惯例、规矩。直接伸手不妥,依照“出装书”规矩就好说话。陶的五封书信,都与“出装书之例”相关。先看陶启一:
适复蒙给二卷,伏览褾帖,皆如圣旨,既不显允少留,不敢久停,已就摹素者一段未毕,不赴今信。纸卷先已经有,兼多他杂,无所复取,亦请俟俱了日奉还。兼此诸书是篇章体,臣今不辨,复得修习。惟愿细书如《乐毅论》、《太师箴》例,依仿以写经传,永存真(《王氏书苑》本作“冥”,近是)题中精要而已。(2)
这是收到梁武帝“复给二卷”后的回信;前给二卷,没有回复,又给二卷,此一并回复。后二卷,梁武帝没有明确表态,“不显允少留”,“少留”即留一段时间,陶启一说不敢久留,赶紧摹写而一段未成,不能随此信奉还。前二卷是“纸卷”,现在也不能随信奉还,请允许“俱了”后奉还。总之,一共收到四卷,以后再奉还。
萧启一是回信,对如何处理四卷表了态:后二卷可以“少留”,前二卷“纸卷”,“是出装书,既须见,前所以付耳,无正,可取备于此”。“正”,是指正本、原本,作为“镇书”藏之秘府。不能看到正本,有摹本“出装书”就行了。言下之意,“出装书”可以留存,不必送还了。
耐人寻味的是,陶明知前二卷是摹本,正本在府库,也知道南齐以来“镇出一出装书”制度,但不称“摹本”,也不及“出装书”,而是称“纸卷”。我想,陶当然想留存下来,对朝庭(廷)来说多制作一套摹本并非难事,但他心中无底,只好赶紧摹写,制作摹本的摹本,等“俱了”后奉还。梁武帝回信对“纸卷”定了性,“是出装书”,这对陶隐居来说确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恩赐。有了皇上的恩准,陶以后就可以“预出装之例”。这可以作为判别陶启先后次序的一条重要的线索。顺便说明一点,陶启透露出一条重要的信息,凡“出装书”均为纸卷。
陶启二是收到萧启一的回信。开篇说同意萧启一结尾以为《乐毅论》“恐非真迹”的观点。接下来,陶写道:
许静素段,遂蒙永给,仰铭矜奖,益无喻心。此书虽不在法例,而致用理均,背间细楷,兼复两玩。先于都下偶得飞白一卷,云是逸少好迹,臣不尝别见,无以能辨,惟觉势力惊绝,谨以上呈。于臣非用,脱可充阁,愿仍以奉上。臣昔于马澄处见《逸少正书目录》一卷。澄云:“右军《劝进》、《洛神赋》诸书十余首,皆作今体,惟《急就篇》二卷,古法紧细。”近脱忆此语,当是零落,已不复存。澄又云:“帖注出装者,皆拟赉诸王及朝士。” 臣近见三卷,首帖亦谓久已分,本不敢议此,正复希于三卷中一两条更得预出装之例耳,天旨遂复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EXCEL使用技巧大全53条EXCEL使用技巧.doc VIP
- 36 索伯列夫空间 [王明新 编著] 2013年版.pdf VIP
-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pdf VIP
- 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 .pdf VIP
- 沙障灌木水保林施工方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人员管理宽幅.pptx VIP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WPS高效处理PDF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AQ 4273-2016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