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概论教学资料-心理学、文化学与语言教学.pptVIP

对外汉语概论教学资料-心理学、文化学与语言教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文化学与 语言教学 26 March 2010 祝钊 心理学与语言学习 一.习得与学习 1、学习是获得。 2、学习是信息或技能的保持。 3、保持包括储存系统、记忆、认知组织。 4、学习包括能动地、自觉地、精力集中地参与有机体内外的活动。 5、学习是相对持久的,但是容易遗忘的。 6、学习包括一些实践或强化实践。 7、学习是行为的变化。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Bower Hilgard )。 一.习得与学习 1、小孩子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 2、小孩子不必专门教,也不必专门给他们纠正错误。 3、小孩子用接触(expose)语言的言式学习。 4、语言学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 5、小孩子运用语言交际。 6、习得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 区分学习与习得 二 .第一语言习得及其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学习的结果: 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使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能作出相应的反应行为。 学习的过程: 通过强化使学习者建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如何促进学习: 连续接近法与强化程序的安排。 1.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 一、经典条件作用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的概念,后人称为“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1.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1、无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刺激 2、条件反射和条件刺激 3、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1.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理论) 华生(1878-1958):经典条件反射 Give me a dozen healthy infants, well formed, and my own specified world to bring them up in and I’ll guarantee to take any one at random and train him to become any type of specialist I might select-doctor, lawyer, artist, merchant, chief , and yes, even beggar-man and thief regardless of his talents, penchants, tendencies, abilities, vocations, and race of his ancestors. (Watson, 1925) 关于恐惧的研究 斯金纳(B.F.Ski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R-S 2.生成理论 生成论者用典型的理性主义(心灵主义)方法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以求在更深的层面上更清楚地揭开语言习得之谜。 一.内在主义(innativist approach)代表人物:乔姆斯基(Chomsky),马克奈尔(McConnell) 二. 认知论(cognitive approach)代表人物:布鲁姆(Bloom),皮亚杰(Piaget) 2.生成理论 内在主义 LAD:语言习得机制 LAD内在特点: 1.区分环境中的语音与非语音的能力 2.对语言活动进行分类、提炼的能力 3.它所具备的知识只能使某种语言系统成为可能,而不能使这种语言系统之外的其他语言系统成为可能。 4.对语言系统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评估,从大量的语言数据中找出尽可能简单的系统 2.生成理论 认知论 认知论者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这种理论也可以称做相互作用论。 3. 语言功能论 三.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对比 1.对比的类型 a.小孩和成年人第一语言习得对比(没有现实意义,忽略) b. 小孩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对比 c.小孩和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对比 d.小孩习得第一语言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对比(传统的,最困难的) 2.对比的领域 (1)生理领域 关键期:1─14、15岁 (2)认知领域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状态 c.具体运算阶段:有守恒概念,能进行逻辑运算 d.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组合运算 皮亚杰的(Piaget)平衡说 (2)认知领域 学习策略:感知和储存特殊类目以备以后回忆的方法。包括迁移、干扰、概括和简化 学习风格: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自相一致、持久不变的个人差异。包括:场独立性,审慎风格和冲动风格,对歧义的容忍和不容忍 (3)情感领域 人格:是指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包括行动、认识、智能、思想、情绪、身体结构等。 a.自我中心因素 b. 交流因素 c.动机 交流因素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