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美国华人200年——从王清福到赵小兰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docVIP

回首美国华人200年——从王清福到赵小兰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首美国华人200年——从王清福到赵小兰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回首美国华人200年——从王清福到赵小兰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编者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狄更斯 《双城记》 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回首近200年美国华人的一路坎坷,刚经历2016美国大选白热化的种族矛盾之争,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作者Steven Chen给出了现代美国华人的《隆中对》。 近200年前开始,华人为了躲避战乱、饥荒和贫穷,陆续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华人受尽了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华人终于在美国打下了一片天地。 我们曾经是在废弃金矿工作的淘沙工→现在是硅谷的创业者 180多年前在美国加州的华人金矿工人 Photo: Wikimedia 雅虎创始人之一杨致远 Photo: Wikimedia 我们曾经是修建铁路的苦力→现在是架构互联网的工程师 在冰天雪地里的华人铁路劳工,摄于1860年代 Photo: Wikimedia Julie Zhou, Facebook产品设计副总裁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曾经目不识丁→现在是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 19世纪旧金山唐人街上的华人 Photo: Wikimedia 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和奥巴马总统在一起 Photo: Wikimedia 我们曾经没有在法庭上作证的权力→现在是律师和法官 19世纪美国排华期间木雕画描述一个白人妇女保护一个华人免受白人袭击 Image: Library of Congress 加州最高法院陪审法官刘宏威(右三) Photo: Wikimedia 我们曾经没有投票权→现在是国会议员、州长和总统内阁成员 王清福(1847年-1898年)是出生于今中国山东省即墨市的政治活动家,记者,演说家和19世纪美国旧金山市最多产的作家。1873年,王清福作为第一批获得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在当时美国排华的形势下,他致力于为美国华人争取平等权利。现在的美国华人把王清福当作是华人的“马丁·路德·金博士”,因为王清福在那个困难的时代为了维护美国华人的尊严和荣誉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来源:Wikipedia) Image credit: firstchineseamerican 前劳工部长、现交通部长提名人赵小兰 Photo: Wikimedia 我们曾被称为未进化的、怪异的、危险的、永远也无法融入西方文明的外国人 →现在是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模范公民 19世纪美国排华期间报纸上排华漫画 Photo: Wikimedia NBA球员、哈佛毕业生林书豪 Photo courtesy of TheDailySportsHerald | Flicker 美国华人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得益于美国社会的进步,更是与每一位华人努力向上,逐步建立起来了一个良好的华人品牌是分不开的。 美国以其相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当不同种族的人来到同一片土地上时, 大家有意无意中在进行一场种族品牌的竞争。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连年的战乱和饥荒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一些华人来到美国求生存。他们不懂英语,不了解美国的文化,男人们还梳着长长的辫子,他们的生活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在一些白人眼里,华人是一群未进化的、怪异的、危险的、永远也无法融入西方文明的外国人。白人有这样的歧视性的看法当然和有些人恶意丑化华人有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当时的华人确实有不足的地方。 由于当时美国华人的总体形象比较负面,努力向上的华人举步维艰,为了成功,他们的付出要比白人多得多。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华人战胜了困难,脱颖而出,他们的成功提升了华人的形象,形成了良性循环。在往后的岁月里,大批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华人从台湾、香港、大陆以及世界各地来到了美国,这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华人的平均素质。新老移民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庆贺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的职业选择范围还很有限;上升到大企业、大学、政府机构高层主管的人并不多;华人政治代表更是寥寥可数;华人孩子上好大学越来越困难;华人感觉到在很多方面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到美国华人,特别是我们下一代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挑战实际上反映出了我们现有品牌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更优秀的华人品牌以对付新的挑战。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之一、作家和哲学家陈玉平(Grace Lee Boggs) Photo courtesy of Chicken Egg Pictures 让我们再次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战友、民权活动家陈玉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