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粱录》礼俗词汇探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粱录》礼俗词汇研究 1、相关定义 1.1、词汇理据性的概念界定 目前在语言学界对理据性概念尚无统一界定,语言学家们对其从不同方面做 出了定义,在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词的内部形式。 关于词的内部形式问题,有两种解释。张志毅指出,欧美语言学传统观点认 为词的理据寻求词的外部及内部两种形式与事物的联系。词的外部形式指”词的 语音及其书写形式”,内部形式指”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33]”。 而部分学者则从另一角度对词的内部形式作出了阐释。有学者认为,”现代语 言中的词汇单位大都是在原有词汇单位的基础上派生的,原有词汇单位的意义是 构成派生词汇单位意义的依据。派生词汇单位包含的这种意义依据就是它们的内 部形式[34]”。提及词的内部形式和词的理据关系时,张永言认为,”用作命名根据 的事物的特征在词里的表现就叫做词的内部形式,又叫词的理据或词的词源结 构[35]”。倪波、顾柏林也认为,”词的物质外壳与意义的联系,组成词的词素在语 义和构词上与其他词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词义产生的理据性,在语言学中称 作词的内部形式[36]”。可见,这里所说的”词的内部形式”与上文中”词的内部形 式”不同。他们所说的”词的内部形式”与《语言学大百科词典》(《Больш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Языкознание》,以下简称《大百科》)中对”внутренняя форма слова”的释义相当,它是”构成词的词素与该语言其他词素间语义及结构 上的对应关系,是构成一个词新的词汇意义时作为称名依据的特征[37]”。 这时的”词的内部形式”就不单单是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而是被视为 理据性的同义语。但也有学者指出,词的内部形式与词的理据不同,前者是”共 时的描写”,后者是”词源学历时性的概念[38]”。 在 《 Базовый словарь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 терминов 》( 2003 ) 中 理 据 性 (мотивированность,мотивация)被定义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间的关系 (语义理据)或者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构词理据),指明了该符号能够作为 指称的基础。”Е. С. Кубрякова 指出,”理据概念是构词法理论的基本概念,指派生 词、复合词的词义构成受到语义限制的情况。在构词行为中,某些成分是理据形 成的来源,与此同时,另一些成分则是理据形成的结果[39]”。苏联社科院编写的 1980 年《俄语语法》提出了与理据有关的术语,如构词理据(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 мотивация)、生产词(мотивирующее слово)、有理据词(мотивированное слово)、 - 11 - 无理据词(немотивированное слово)等。 索绪尔在论及符号的任意性时指出:”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 应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我们在下面将可以看到,一个 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我们的意思是说,它 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40]”,而在 区别相对任意性和绝对任意性时又指出”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每个 例子里的论证性由什么因素决定,这里不是探讨的地方;但句段的分析越是容易, 次单位的意义越是明显,那么论证性就总是越完备”,但”即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 论证性也永远不是绝对的”。于海江则认为将这里的”不可论证的”译为”无理据 的[41]”较妥,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书中所说的”论证性”就是”理据性”。 许余龙认为”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我们可以从这 些表达形式中推断出词的含义,这就是所谓词的理据性[42]”。 张志毅将词的理据定义为”用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事物为什 么获得这个名称的原因。它主要是研究词和事物命名特征之间的关系[43]”。 这里还应提及人的思维在理据形成中的作用。葛本仪指出词的形成有两个赖 以产生的条件,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与此有关的思维活动”,二是”以 本民族的语言符号系统为内容的语言基础”,”也正是这两个条件,赋予了词形成 的有理性[44]”。她这里所讲的”词形成的有理性”,与我们所说的词汇理据性密切 相关。 于海江在《符号的任意性与词的理据》中写到,”就音义关系而言,除某些简 单词我们无法确认其理据之外,其它各类 都有一定的理据”,如派生词、合成 词等。他认为,”既然今天创造的词基本上都是有理据的,我们就无法认为我们的 祖先在造词的时候是随机选择符号的”,并指出词的理据”是针对人在选择语言符 号时的理性思维而言的[45]”。 因此,词的理据性与词的语音、词素构成、文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