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氮杂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荧光性质.pdfVIP

新氮杂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荧光性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卷 第5期 中 国 稀 土 学 报 2001年10月 l9 № 5 JOURNAL OF THE CHINESE RARE EARTH S(EIETY Oct 2001 新氮杂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荧光性质 范丽岩,阎 兰,胡晓黎,杨汝栋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合成了一新的大环氨杂冠醚及其稀土配合物,井通过元素分析 摩尔电导、热分析及红外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冠 醴配体上的c和 原子均参与配位.并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蛆成.毫温下研究了配台物的固体及在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固态时s ‘.Eu . , D 的冠醚配合暂均有较强荧光.其中 的荧光强度最高.袭明冠醚配体三重态的能量与Tb3’的振动能级更为匹配。在E ’配合 物中,强度比日( +’ —DD FI)=5 3.表明Eu 处于一非对称配位环境中 关键词:稀土;氟杂冠醚;稀土硝酸盐;配合物;荧光性质 中图分类号:O614 33;O64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43(2001)05—0467—04 氮杂冠醚对过渡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具有 于氯仿/Fp醇混合溶液中,分批加入2.7 g KBH4和 特殊的配位作用 ‘.2_,所形成的大环配合物在主客 0.3 g硼砂混合物还原。搅拌4 h后蒸去溶剂。所得 体化学分子识别和信息传输中具有重要意义 , 白色固体水洗至中性,用氯仿/乙醚重结晶,得白色 因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文献曾报道过四氧二 固体,产率:60%。图1是配体L的结构示意图。 氮环醚与稀土配合物[ ]及二苯并。18一冠。6与轻稀土 的配合物- ,然而有关冠醚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 o o 能却鲜见报道。本文报道了一新的大环氮杂冠醚 2,5,14,17。四氧杂。11,20。二氮杂。三环[2O,2, NH HN 2,26, ]。1(24),6,8,22,25(26),27(28)一六烯(以 L\一。 j)—/J 、..— 下简称为配体L)及其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 征和荧光性质。 图l 配体L的结构示意图 1实 验 1.1试剂和仪器 乙二醇二(4.甲酰苯)醚、三 1.3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称取0.1 mmol的 甘醇二胺及稀土硝酸盐分别按文献[6—8]台成。 配体L溶于l0 ml 3:2的氯仿/丙酮溶液,搅拌下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c,H,N分析采用Carlo er- 滴加含有相应0.2 mmol RE(NO3)3·6H20 10 ml氯 ha-1 106型元素分析仪。稀土用EDTA滴定。摩尔 仿/丙酮溶液。搅拌4 h,有白色沉淀析出,过滤, 电导用DDS一12A型教学电导仪测量。热谱用北京 固体用1:1氯仿/丙酮溶液洗3次,真空干燥即得 光学仪器厂PCT.2型差热天平。红外光谱使用 冠醚稀土配合物。 Nicolet-170SXET-IR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采用日 2结果与讨论 立.850型荧光光谱仪。 2.1配合物的组成 由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的 1.2配体L的合成 称取2.7 g(0.01 mo])乙 结果(表1)可以看出,配合物中RE:L=3:2,配合 二醇二(4一甲酰苯)醚置于1000 ml三颈瓶中,加入 物在溶液中为3:1型电解质。 800ml甲醇,加热搅拌至全溶。滴加含 1.48 g 2.2热重一差热分析 热重.差热分析表明,所有 (0.O1 mo1)的三甘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