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中的骚动三言中三姑六婆的喜剧角色与话语研究苌瑞松-Core.PDF

缝隙中的骚动三言中三姑六婆的喜剧角色与话语研究苌瑞松-Core.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缝隙中的骚动三言中三姑六婆的喜剧角色与话语研究苌瑞松-Core

興大人文學報 第四十八期,頁 27-60 二○一二年三月 縫隙中的騷動 ──《三言》中三姑六婆的喜劇角色與話語研究 * 萇瑞松 摘 要 晚明小說家馮夢龍( 1574-1646)特別肯定小說「佐經書史傳之窮」與「教忠教 孝」的社會功能,遂有《三言》之編纂。馮夢龍秉持情教導愚,故事裡的主人公雖徘 徊在真情與禮教之間,但最後仍會選擇回歸傳統,以彰顯「勸善懲惡」的宗旨。自巴 赫金(Mikhail M.Bakhtin ,1895-1975)《小說理論》揭櫫「第三者」的角色功能後, 開啟了《三言》配角研究的視域。本文認為《三言》裡的配角具有穿針引線、戲謔調 笑的敘事功能,他們的表現符應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西元前384 -322 )《詩學》裡 所謂的喜劇角色。《三言》若沒有這些配角居中媒介,或增飾情節,或阻撓主角,其喜 劇效果恐不如預期。這群被讀者忽視已久的邊緣人物,尤以「三姑六婆」等人的形象 最為鮮明。本文擬借用源自米歇爾‧傅柯( Michael Foucault,1926 -1984)話語分析理 論所衍生之「喜劇話語」觀,認為《三言》中涉及「性」的話語,遊走在禮法 / 禁忌的 間隙中,並經由諧謔與戲仿的書寫策略,成為推動喜劇話語從靈感到成篇的原創動力, 反映人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焦慮的騷動。而配角人物的發聲,往往逸出了作者筆端,在 主角人物之外,向我們展示一個「人性至真」的世界。是故人類的食色本性,最終只 能在宣淫與戒色的兩難中悄然蠢動。 關鍵詞:三言、喜劇話語、笑謔、巴赫金、敘述聲音 *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收稿日期:100.08.29 ;通過刊登日期:101.03.05) 27 萇瑞松 興大人文學報第四十八期 一、前言 晚明文學家馮夢龍(1574-1646),蒐集了宋元至明代之間筆記、戲曲及傳奇等小 說中的名作加以編纂改寫,成為《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與《醒 1早期從事《三言》之研究,拘囿 世恒言》三部擬話本小說集,後人簡稱為《三言》。 在詮釋主人公與其衍生的相關問題,鮮少關注配角。自從巴赫金(Mikhail M.Bakhtin , 2角色功能的重要性後,《三言》從此 1895-1975)在《小說理論》中揭櫫「第三者」 3 便可深掘出更豐富的意義來,譬如說《三言》裡廣為人知、形象鮮明的「三姑六婆」 , 即是很好的例子。 兩千多年前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西元前384 -322 )在《詩學》裡曾為喜劇 角色寫下定義指出: 喜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的人差的人 ,悲劇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如前面所述,喜劇摹仿低劣的人;這些人不是無惡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醜 陋的一種表現。滑稽的事物,或包含謬誤,或其貌不揚,但不會給人造成痛苦 1 本文所選用之《三言》刊本,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喻世明言》明天許齋刊本;《警世通言》 為明金陵兼善堂本;《醒世恒言》為明葉敬池刻本。參見明 ‧馮夢龍著,魏同賢主編,《馮夢龍 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後再刊時為與《警 世通言》、《醒世恒言》相一致,故將《古今小說》更名為《喻世明言》。本文因論述之便,文中 但凡出現《三言》引文,《古今小說》一律以《喻》代替,《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則分別以 《警》、《醒》替換,並同時標註頁碼,不再另外註明出處。 2 本文中闡釋話本小說相對於主角的配角定義,與巴赫金所謂的「第三者」意義相疊合。巴赫金 認為小說中某些特定的角色,例如騙子、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