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

2017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轮复习) 连江尚德中学历史教研组 2016.05 考试说明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知识角度:结合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考查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等。 (2)史料角度:引用图片、文献资料考查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重大事件或人物。 (3)区域历史角度: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福州人。 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重点关注以下角度: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归纳为“一、二、三” 学法点睛: 例1.(2010年高考全国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A 解析: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B项排除;C、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1、黄海海战 (1)背景 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末,世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提出了分割世界的要求。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强国,对外扩张。 ③中国封建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 ④朝鲜东学党起义是导火线。 (2)战争爆发的特点: 日军突然偷袭---蓄意挑起 (3)主要爱国将领的事迹: “致远”舰----邓世昌;“经远”舰----林永升 (4)结果: ①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双方战舰损失相当; ②北洋水师主力尚在,但李鸿章“避战自保”,陷入被动。 (5)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 敌强我弱 李鸿章的避战策略 1、黄海海战 客观: 主观: 如何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2)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3)中华民族觉醒,大大加快了近代化的步伐 ①经济上: ②政治上: 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掀起瓜分狂潮 ①经济上: ②政治上: ③思想上: 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 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学西方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1)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如何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续) 2、对日本的影响 3、对远东局势的影响 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便于进一步对外侵略。 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英、法势力削弱, 日、美、德、俄势力增强。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战绩 意义 1895年5--10月 丘逢甲徐骧 义军 刘永福黑旗军 台北台南台中 打死日军4800人,打伤2.7万人。 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马关条约》签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   “扶清灭洋” 在京津沿途  北京等 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山东、河北(京津)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洋教势力危害百姓,反洋教斗争高涨。 3、义和团反帝运动 (1)背景 (2)概况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①口号: ②活动地区: ③反帝斗争: ④运动性质: ⑤结果及原因: 客观: 主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对清政府、盲目排外、迷信色彩 (3)意义 ①农民阶级为主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企图) ▲史观史论: 要辩证地看待义和团运动。它一方面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另一方面,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质(落后性)。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与影响 时期 侵华战争 侵略国 侵略方式 影响 19世纪40—60年代 两次鸦片战争 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发动战争,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19世末纪20世纪初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由掀起瓜分狂潮到 “以华治华”;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抗日战争 由列强共同支配到以日本独霸为主 由“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 例1.(2009年海南高考)(10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