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浙江省文言虚词复习冲刺(自编)
文言虚词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14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答案:C 解析:两个“于”,都是介词,表示“对于”;?A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B第一个“者”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人”,第二个“者“是语气助词。D选项第一个?“以”是“用来”,第二句?“以”表示“凭借”。 13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皆可为材且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 C.人愚也,则愚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 11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所不及 B. 因极推引 公之逮所由使也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 D. 保邦于未危 醉则更相枕以卧 室西连于中闺 B(B项的“因”都是表承接“于是”。A项的“所”都是助词,与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但它们指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指“……的人”,后者指“……的事”;C项的“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D项的“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与、同”。) 【解析】此题A项的两个“所”它们的用法都是所字结构,无非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而已,作为虚词用法不同的选项,迷惑性太强,也不适合作为“意义和用法”不同的选项。 10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 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于蜀 且贰于楚也 答案:B。 解析:B项“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A项:难道,语气副词/“是”,选择连词。C项:句末语气词/“于之”,兼词,译为“在那里”。D项:到,介/对,介词。 09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C项第一个“为”作介词,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可译为“替”。 【解析】A.介词,“因为”;B.连词,表转折关系;D.助词,无实意,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08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权贵有嫌其出位 B.乃放纵诗酒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D.与刘宾客齐名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D【解析】 与: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 14:而者于以13:且也则之12:以而其所 11:所因以于10:其而焉于09:以而为之 08:其乃于与 考察频率: 四次:以、于、而 两次:其、之、所 一次:者、且、也、则、因、焉、与、乃、为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复习人教版英语必修5-Unit 3[课件].ppt
- 2014高考复习《铜及其化合物》.ppt
- 2014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ppt
- 201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ppt
-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2章 第6讲 常见天气系统.ppt
- 2014高考复习 第四章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单元知识总结.ppt
- 2014高考化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难溶物质的溶解平衡.ppt
- 2014高考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英语:M11 Unit 1 Careers and skills(共29张ppt).ppt
-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培优课 破解酶实验难题的三种方法.ppt
- 2014高考英语复习规划.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