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

黑龙江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 学号 学校 电大 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 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传统为主线,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从而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气质。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和最东端抚远三角洲都在黑龙江省境内。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 发端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曾统一黄河流域一百多年。鲜卑人的后裔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也统治了中国北方二百多年。古肃慎人的另一支黑水靺鞨建立的金政权先后灭辽和北宋,强大一时。元和南宋联合灭金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改族名为满洲并建立后金,清军入关后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多年。东北的少数民族发端于黑龙江,体格强悍、精于弓马,在一次次史诗般的战争画卷 中展现了黑龙江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次次碰撞和交融,同时也使得黑龙江地域文化有了厚重的积淀。在一次次冲出东北的过程中,黑龙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有其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但对外来文化并不排斥,反而有很强的融合性。清末以前,它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有机地融汇在一起。黑龙江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通过历代移民和流人这个渠道进行的。据考古发现,第一个进入黑龙江的有姓名可考者为西汉时的徐自为。另据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出土的公元1091刻石上,就有47个汉人姓氏。此后,史料对金代内地往东北地区的移民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如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后,将14000余人强行掳至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明代汉族移民数量更多,而且达到了东北疆域的极边地区。晚清时,朝廷虽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但并未能阻止灾民和无业贫民涌入东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闯关东。从顺治8年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2500万山东移民进入东北地区,成为今天东北人口的主体部分。 清代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北京条约》、《中俄密约》等一些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土地,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人进入了中国东北。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片土地无奈的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以哈尔滨为例,至今仍然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欧式建筑,优美的建筑后记录着俄国人侵占中国东北的那段历史。之后东北又沦为日本的占领区,并一度成立伪满洲国。众多的民族以及与外国人的深入交流,共同铸就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多元和开放包容性。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传承 1.上世纪5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龙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成为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四大精神”为代表,体现了黑龙江地域文化中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发黑龙江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无数人的努力拼搏下,这里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也是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鼓励下完成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了这种文化。 2.黑龙江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这造就了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一种粗放的特性。由于在闯关东时期,与人口的迁出地相比(甚至于全国相比),黑龙江土地异常肥沃、幅员辽阔并且水系众多,这些都使得这里发展农业并不需要精耕细作却可以取得丰收,一些“顺口溜”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特点,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菜锅里”、“ 一个月过年、两个月耍钱、三个月种田、六个月干闲”“上山入林,要拜老把头”等等不一而足,一代代粗放的性格得到传承。 三、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发扬 从2003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始,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构想。这一构想一方面将对中国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提高东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深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