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郑钦安《医法圆通》探析肾阳虚真寒热证辨证规律
从郑钦安《医法圆通》探析肾阳虚真寒热证辨证规律摘 要:对郑钦安《医法圆通》中阳衰阴盛的60个疑难、危重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真寒证31个,假热证29个。并详细阐述每个症状形成的病机和辨证规律,可提高肾阳虚真寒假热证的临床辨证水平。
关键词:医法圆通;肾阳虚证;真寒假热;辨证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021-03
肾阳虚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医证型,但是目前中诊教材[1]中表述的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却是标准或典型症状,临床上远远不局限于此。特别是慢性、疑难病证,如果我们只用教材所列举的诊断标准进行证候判断,显然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下面列举郑钦安在《医法圆通#8226;辨认阴盛阳衰及阳脱病情》[2]中总结归纳的60种疑难、危重表现进行分析,旨在阐明许多表观为一派热象的症状体征,本质却为虚寒。实际上是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所引起的真寒假热现象。现将郑氏提出的60危重症状分别讨论如下。
1真寒证(31个)
1.1头面症状
目常直视,眼胞下陷,白眼轮青。久病重病,肾阳虚衰,不能温煦、推动,气血不能上养于目,不能支配眼球运动,则目常直视;真元亏损于下,不能升举眼胞,则眼胞下陷;肾阳亏损,阴寒内盛,寒凝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之色外现,则白睛色青。
鼻涕如注。久病不已,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肺系,肺气失宣,水津失布,停留鼻窍,则清涕长流如注。故临床治疗反复流涕者,常用温肾宣肺之法。
口张气出。危重病人,肾阳大虚,不能纳气归元,虚阳上脱,故张口喘息出气。此为元气将绝,旦夕死亡之征。
面如枯骨,面白如纸。久病重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气血上荣于面,面部血络空虚,则面白如纸。肾阳大亏,元气欲脱,面色缺乏光泽,则色如枯骨。
面赤如瘀,面黑如煤,面青如枯草。肾阳虚衰,阳虚不能推动血行,面部细小络脉运行不畅,则面色黯红如瘀;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寒凝血瘀,面部血络轻度瘀阻者,则面色青如枯草;面部血络瘀阻较重者,则面色黑如煤烟。
1.2五脏症状
咳嗽不已,气喘唇青,气喘脉劲。咳嗽原因十分复杂,若久病不已,肺病及肾,肾阳虚衰,津液失布,停留于肺,则咳痰清稀色白;肾阳不纳,肺气上逆,则咳喘不已,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甚则明显可见颈脉搏动;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寒凝血瘀,则面唇青紫发绀。
心痛欲死,腹痛欲绝。久病不已,突然心、腹剧烈疼痛,多由肾阳虚衰,不能补脾暖土,或不能温阳暖心,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见剧痛、面青、肢冷,冷汗等症。
肠鸣泻泄,腹痛即泄。久病不已,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脾土,阳虚水湿不运,停留于中,则腹中雷鸣;水湿大量下走肠间,则腹泻如水;脾肾阳虚,寒主收引,则腹痛。
吐血脉大,精滴不已。吐血之人,忽见脉来洪大,是因大吐血后,阳气随血外脱,阳气浮张,脉气失敛,故脉来浮大,重按无根。久病不已,肾阳虚衰,不能固摄精关,故滑精早泄,精液下滴不已。
肛脱不收,小便不止。平素阳气虚弱之人,或因大泄,或因过痢,或过用苦寒泻下之品,以致肛脱不收,或忽见小便日数十次,每来清长而量多,此为肾阳虚衰,下元无火,不能收摄固脱所致。急宜回阳,收纳肾气,切不可妄行利水。
1.3全身症状
身痒欲死。郑钦安云:“久病与禀赋不足之人,身忽痒极,或通身发红点,形似风疹,其实非风疹。风疹之为病,必不痒极欲死,多见发热身疼,恶寒恶风。若久病、禀赋不足之人,其来者骤,多不发热身疼,即或大热,而小便必清,口渴饮滚,各部必有阴象足征,脉亦有浮空、劲急如绳可据。”此乃久病伤阳,阳虚不能推动气血濡养皮肤血络,虚风内生,则身痒欲死。
大汗如雨。若因里热炽盛,蒸津外泄,当兼见里热表现。若肾阳虚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阳脱津泄,亦可见到大汗不止,此为亡阳绝汗。多不发热身疼,即或大热,而小便必清,口渴喜热饮,脉亦浮空、劲急如绳。
大汗呃逆。平素阳气不足之人,或过服寒凉克伐之品,损伤脾肾阳气。肾阳虚衰,阳气暴脱,液随气泄,则忽然大汗不止;胃阳损伤,不降反升,胃气上逆,则为呃逆。急宜回阳降逆。服药后,如汗止呃逆不作,即有生机。若仍服平时常用的止汗之麻黄根、浮小麦,止呃之丁香、?蒂,不能挽救危急,凶多吉少。
皮毛出血。阳气有统摄血液的作用,阳气虚衰,气不摄血,血从皮毛溢出,形成皮下瘀斑。同时可兼见神疲困倦,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口渴喜热饮,尿清便溏等症。
足轻头重。眩晕、头重足轻、步履不稳为肝阳上亢的特征表现。若久病或禀赋不足之人,忽见头重足轻,则非阳亢所致。郑钦安称为:“此是阴乘于上,阳衰于内也。”其病机为肾阳虚,脏腑功能衰退,不能支撑,则头重;不能推动气血上养于头,则头晕,常伴随出现短暂眼黑昏花;不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