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血瘀论治突发性耳聋刍议
从血瘀论治突发性耳聋刍议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血瘀 医话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度或重度。可伴耳鸣及眩晕,但不反复发作。突发性耳聋属祖国医学“暴聋、卒聋、厥聋”等范畴。《景岳全书》中曰:“耳聋证……大都其证有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中藏经》曰:“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丹溪心法》:“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谓厥聋。必兼眩晕之证。”《医学心悟》卷四:“若病非外感,有暴发耳聋者,乃火气上冲,名曰气闭耳聋,宜用逍遥散加蔓荆子、石菖蒲、香附主之。”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
王德鉴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1985年版将突发性耳聋辨证分型分为5种证型: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突发性耳聋辨证分型分为6种证型: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气滞血瘀型,增加了气滞血瘀一型。王士贞主编的《中医耳鼻喉科学》2003年版将突发性耳聋辨证分型分为6种证型:风邪袭闭型、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亏损型,仍保留了气滞血瘀型。说明了现代中医较之传统中医更重视气滞血瘀型在突发性耳聋的辨证论治。
笔者体会从血瘀论治突发性耳聋取效较好。血属阴,阴主静,静而能守,方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濡养机体;瘀血也属阴,即阴邪,善留滞,阻滞气的疏通和血的运行。血瘀可因热病伤津,津不载血,血液凝结;肝郁气滞,不能行血;痰浊水饮阻碍血脉正常运行,而致血液停滞;肾精亏虚无以濡养脉道,血行不畅,滞而成血瘀;脾气亏虚化生之血不足,气虚又导致血瘀。滞成瘀,瘀致滞,经脉痞塞,耳窍失养导致暴聋不聪。风热侵袭型是由于外邪入侵,病位在表,对耳的损害也较轻,尽早治疗后痊愈的机会很大。若病邪入络,病证可发生转化,发展成气滞血瘀型。而肝火上扰型是因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刚劲,主疏泄,若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而上逆,阻塞清窍;或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条达,郁而化火,肝胆之火上扰清窍,可致鸣致聋。肝火上扰型的病证也有可能随病程转化为气滞血瘀型。痰火蕴结型是由于痰湿郁而化火伤津,阻碍血脉正常运行,经脉痞塞而致血液停滞;痰瘀同源,故病证可转化成气滞血瘀型。肾精亏损型和脾胃虚弱型多为年老者,老人脾肾多虚,脾虚生痰,肾虚气化无力,气虚无力推动,致清阳不升、脉络瘀滞;或阴虚阳亢,虚火灼络,耳窍失聪。此两证型多虚实夹杂、痰瘀交阻。
多数学者认为内耳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内耳的主要血供来自迷路动脉,它是椎动脉单一的末梢动脉,无侧支循环,对血流动力的变化极为敏感,如有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硬化、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病毒血症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血循环障碍。血液处于浓、粘、凝、聚状态,由于这种状态的存在与持续,血液流变学改变,使其相应组织器官――耳蜗发生不同程度缺血缺氧,进而导致代谢紊乱,毛细胞变性,听力受到损害。
综上所述,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突发性耳聋与内耳血循环障碍相关,一般采用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内耳微循环等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瘀”,一方面说明诸多疾病的发生都可能与血瘀相关联,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种疾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血瘀的病理现象。临床中观察到,突发性耳聋各证型往往相互夹杂或转化;其中气滞血瘀型在其它各型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存在。突发性耳聋与血瘀关系密切,血瘀是突聋发病的病理基础,也为引起听力损伤的关键环节。治疗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应酌加活血化瘀、行气通窍之品。现代医学的?耳血循环障碍论点与传统中医血瘀理论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因此,治疗突发性耳聋重在针对不同的环节,充分应用中医和西医二者相结合的优势,实现多靶点的整合治疗。
收稿日期 2009-03-04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