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小儿疾病验案举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肝论治小儿疾病验案举隅

从肝论治小儿疾病验案举隅关键词 小儿病 从肝论治 医案 小儿病证多以肺系和脾胃疾病多见,盖因其独特的生理病理所决定。小儿为纯阳之体,既显生机蓬勃,又相对感阴常不足,而肝常有余,故小儿脏腑娇嫩,内脏精气不足,感邪之后,邪易从阳化热化火,而多热证。或热极而盛,或水不济火,而引动肝风。临床上,小儿病证变化万千,不同的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肝系症候群,肝郁、肝火、肝风等证屡见不鲜。五脏病中,惟肝与小儿病关系最为密切,临证只要把握时机,辨治得当,每获良效。 1 滋阴柔肝宁抽动? 某男,10岁。2006年7月28日初诊。患儿挤眼、口角阵发性抽动2年。平素性情内向,不善言辞,抽动症每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加重,剧时常伴有颈部抽动,大便艰涩,二三日一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经某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诊为抽动―移语综合征。证属肝阴亏虚,筋脉失养。治拟滋阴柔肝熄风。处方:北沙参、生地、枸杞子各20g,麦冬、当归、潼蒺藜、滁菊花、栀子、白芍、佛手、钩藤各10g,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各30g,龙胆草6g。服7剂后复诊,病情有所好转,抽动频率减低,且情绪激动时抽动无明显加剧,守原方续进7剂。三诊时症情大减,以上方加减服用4月余,抽动既平,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此案患儿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伤阴,肝阴耗伤以致筋脉失去濡养,虚风内动,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责之于肝,用一贯煎加减以滋阴柔肝熄风。方中北沙参、生地、枸杞子、麦冬、当归、白芍、佛手,滋阴养血、生津柔肝、疏肝开郁以治其本;滁菊花、钩藤、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止痉;栀子、龙胆草,泻肝火以治其标;潼蒺藜滋补肾阳,取其“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之意。笔者体会,此病的治疗时,还应当与家长积极沟通,注意患儿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 2 泻肝清肺止痉咳? 某男,8岁。1999年3月8日初诊。患儿咳嗽10天,初起伴高热,咳嗽阵作,经他院住院治疗,摄胸片示左下肺片状阴影,查支原体抗体阳性,诊为支原体肺炎。经阿奇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后,热退,惟咳嗽仍频,咳剧时面赤欲呕,遂出院求治中医。诊见患儿痉咳、干咳无痰,咳剧时痛引胸胁,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证属邪热蕴滞化火,木火刑金。治拟泻肝清肺、降逆止咳。处方:杠板归30g,黛蛤散(包煎)12g,浮海石20g,桑白皮、蒸百部、炙紫菀、炙冬花、辰茯苓各10g,远志6g,谷芽、麦芽各15g,蜈蚣2条。5剂后二诊,咳嗽渐缓,胃纳始振,舌质淡红、苔薄。前方已效,效不更方,续进5剂。三诊时,偶有咳嗽少痰,色白易咳,以二陈汤加减调治而瘥。? 按:所用处方系笔者治疗百日咳的经验方,验之支原体肺炎之痉咳亦佳。杠板归为治百日咳之主药,重剂治痉咳疗效显著;辅以黛蛤散、桑白皮泻肺清肝、肃降止咳;佐以蒸百部、炙紫菀、炙冬花、远志等润肺化痰止咳;浮海石、蜈蚣以清肺、解痉止咳;辰茯苓、谷芽、麦芽以扶脾止咳,寓有培土生金之意。笔者临床观察到,支原体肺炎经抗支原体治疗后,其肺部体征已消,而咳嗽一证不除,采用中药在改善临床咳嗽症状方面,疗效确切。 3 平肝健脾消疳积? 某男,3岁。2004年7月初诊。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发枯肌松,心烦易躁,腹胀纳滞,时有吮吸指甲,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2g/L。诊断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证属脾虚肝旺。治拟平肝健脾清热。处方:青黛、刘寄奴各15g,人中白、干蟾皮各12g,胡黄连3g,三棱、莪术、生白芍、生白术、鸡内金、白薇、槟榔各10g。7剂后二诊: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前方已效,去槟榔,加谷芽、麦芽,守法续进7剂。三诊时,纳食大振,面色转红润,吮指已消,再以上方出入,续进10剂后,诸证若失。后以健脾疏肝、和胃养阴之剂巩固之,其贫血也得到纠正。? 按:本例患者属中医“疳证”、“积证”之范畴,多系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脾胃受损,积热内郁,气机不畅所致,其病位在肝脾两脏,临床上以脾虚肝旺之证多见,符合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本方为笔者治疗疳积之经验方,以青黛、人中白为主药,有清肝泻热解毒之功效;辅以干蟾皮、三棱、莪术、刘寄奴以健脾消积;佐以胡黄连、白芍、白术、鸡内金之属以柔肝健脾清虚热,全方消补兼施,共奏平肝健脾之功。 4 泻肝潜阳疗不寐? 某女,12岁。2007年10月11日初诊。患儿入睡困难,睡中辗转反侧,寐中易惊起,平日性格外向,任性好动,手足不宁,心烦易怒,大便偏干。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郁化火,肝阳扰动心神。治拟泻肝潜阳宁神。处方:龙胆草、生甘草各6g,栀子、淡豆豉、黄芩、茯神、当归、生白芍、生地各10g,生龙骨、生牡蛎、青龙齿各30g。7剂后二诊:夜间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入睡较前容易,且无寐中惊起、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