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田开拓中几个主要问题(阅读)
图5—10 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示意图 a—立井梭式车场;b—立井尽头式车场 1—立井重车线;2—立井空车线;3—副井重车线;4—副井空车线; 5—材料车线;6—调车线;7—通过线 第四节 井底车场 二、井底车场型式选择 选择井底车场型式时,应根据矿井的不同条件考虑以下主要原则: 1)运输系统和调车方式简单,有利于采用集中、闭塞、自动控制信号系统; 2)车场通过能力较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富裕30%以上; 3)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 4)尽量减少巷道交岔点,以便减少施工的困难和提高行车速度,增大并底车场的通过能力; 5)整个车场巷道和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易于维护的岩层中。 第五节 矿井开拓延深 矿井开采将逐步地向深部发展,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延深井筒,开拓新的水平。生产矿井的开拓延深,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保证开采连续进行的必要措施,它对挖掘矿井生产潜力,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具有重大影响。 一、矿井延深的原则 1)充分利用老矿原有设备、设施,挖掘现有的生产潜力。 2)尽量减少对现有生产水平的影响,并有利于下水平的延深,同时,力求生产系统简单,缩短新旧开采水平交替生产的时间。 3)临时性的辅助工程量小,减少投资,缩短工期,降低生产经营费用。 4)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以适应煤矿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矿井延深方案的选择 1) 主、副井直接延深 2) 采用暗立井或暗斜井延深 3) 新开一个井筒,延深一个井筒 图5—11 主、副井筒直接延深 图5—12 暗井延深 图5—13 新开主井延深 思考题 1.井筒的位置及数目如何确定? 2.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3.什么叫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有哪几种形式? 4.井底车场内的主要硐室有哪些?各具有什么用途? 5.矿井开拓延深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采矿通论》课程 第二篇 井田开拓 第5章 井田开拓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 第5章 井田开拓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节 井筒位置及数目的确定 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确定 第三节 阶段大巷布置 第四节 井底车场 第五节 矿井开拓延深 第一节 井筒位置及数目的确定 井筒是矿井最重要的井巷工程。它是矿井由地下通向地面的出口,是煤炭、材料、设备、人员、风、电的必经之路,是整个矿井生产系统的咽喉。 井硐往往是矿井建设中影响初期投资和建井工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此外,井硐的位置和数目还对矿井生产系统的技术合理性,矿井生产经营的经济合理性以及资源回收率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地,一个矿井至少应有一主一副两个井硐,主井担负煤炭提升,副井担负辅助提升任务。 所谓井筒位置,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井口和井底沿井田走向和倾斜方向的位置;二是井筒本身所通过的岩层层位。 第一节 井筒位置及数目的确定 选择井筒位置应从地面因素、地下因素和技术经济因素等三方面进行论证和比较。 一、地面因素的影响 1)能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和工业场地布置合理,尽可能减少地面工业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 2)地面工业场地应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良田,特别是不要占用高效农田。 3)井口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并具有良好的泄、排洪条件,免受洪水危胁。 4)井口所在地工程地质条件要好,要避免滑坡、崩坍、地表沉陷的影响。 5)距林区较近时,应给井口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免受森林火灾的影响。 6)要充分考虑各种人为因素。特别是地方煤矿和乡镇、个体煤矿,要充分注意地面场地、交通等引发的各种矛盾,如井口占地的归属、矸石排放方式等。 第一节 井筒位置及数目的确定 二、地下因素 1)井硐穿过的岩层应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免穿越流沙层、强含水层和地质破坏剧烈带等不利于井硐掘进和维护的地带。 2)井硐落底位置应能保证各水平井底车场巷道和硐室处于坚硬、完整的岩层中,保持井底车场良好的维护条件。 3)井硐应避免老窑采区及其垮落岩层的影响。 4)井硐应尽可能布置在薄煤带或不受采动影响的井田边界之外,以减少工业场地煤柱损失。 5)井硐位置应保证井硐延深时, 不受底板强含水层水患威胁。 三、技术经济因素 1)井硐落底位置应尽可能使井下运输、提升等生产环节简单。 2)井硐落底位置应尽可能使开拓工程量小,建井快,出煤早。 3)井硐落底位置应尽可能降低煤炭运输费等运营费用并使矿井生产易于管理。 第一节 井筒位置及数目的确定 井硐落底位置在以上原则下,应优先考虑有利于第一开采水平,并兼顾其它水平。在条件许可时,井筒落底最好靠近第一水平运输大巷。 井硐落底沿井田走向的合理位置,一般在井田储量沿走向分布的中央,这样可以形成比较均衡的双翼井田,煤在井下沿走向的平均运输距离最短、运输工作量最小、运费最省。矿井两翼开采,其生产、通风均衡,通风费用低。 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灼热丝试验规范.doc VIP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pptx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2019)_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科幻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专练 .doc VIP
- 小学语文大阅读《奇妙的数王国》 指导课件.pptx
- 灼热丝试验及标准.docx VIP
- 新能源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高等有机化学 周环反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