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与成分: c3、c5~c9
第五章 补体系统 * 一、教学目的 熟悉:补体的概念与组成。 应用: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了解:补体的3条激活途径及主要区别。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概 述 补体 (C) 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补体系统 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基本概念和组成 补体系统的组成 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 固有成分: C1(C1q,C1r,C1s)、C2、C4 甘露聚糖凝集素(MBL)、丝氨酸蛋白酶 B因子、 D因子 C3、C5~C9——共同末端通路 调节蛋白: 可溶性: 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 、I因子、H因子等 受体成分:CR1 ~ CR5;C3aR 、C5aR 、C2aR等 参与补体激活 补体系统的命名 参与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发现顺序)命名 如: C1~ C9等; 其他成分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等; 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其功能进行命名 如:C1抑制分子、C4结合蛋白、衰变加速因子; 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 如:C3a和C3b;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 如: C3bBb。 灭活的补体片段在符号前加英文小写i表示如: iC3b。 一般性质 性质不稳定(温度高、射线、机械震荡) 血清中各成分含量不等,C3含量最多; 加热56℃,30min 失活; 补体含量高或低都不正常. 正常生理情况下,以非活性形式存在.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在激活物作用下,或在特定的固相表面,补体可被激活,这是一个级联放大反应,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依据补体的激活物、起始顺序不同可分3条途径: 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激活物是什么? 参与的成分是什么?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否相同? 补体激活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 极为重要!!! 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动画 Fab段 Fc段 暴露C1q结合位点 IgG 分 子 结 合 抗 原 前 后 的 构 象 变 化 C1q 结合位点被屏障 结合抗原之前 结合抗原之后 CH1 CH2 Ca++ C1r C1s C1q C4 C4a b 细胞膜 识 别 阶 段 C3转化酶的形成 C4b Mg++ C4a Ca++ C1r C1s C1q C2 C2a b C2 b C4b2b 为C3转化酶 活 化 阶 段 C5转化酶的形成 C4b Mg++ C4a Ca++ C1r C1s C1q C2a C2 b C3 C3a b C4b2b3b 是C5 转化酶; 它导致膜攻击复合体(MAC)的形成 活 化 阶 段 C3b C2 a C4b C5 b C5a C5 b C6 C7 膜攻击阶段 MAC形成并插入到细胞内 C5 b C6 C7 C8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补体系统的激活 C5 C5b C5b—C9(MAC) C6 C7 C8 C9 C5a 二、补体激活的MBL途径 MBL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 激活物: MBL与病原体结合物 MASP1——C3 MASP2——C4、C2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急性期发挥有效的防御作用。 补体系统的激活 MBL MBL MASP C4 C4a + C4b C2 C2a + C2b C4b2b (C3转化酶) 病原体甘露糖残基 + 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旁路(替代)途径 激活物:细菌、其它成分(LPS、葡聚糖 、酵母多糖等)和凝聚的IgA和IgG4等物质。 参与成分: C3、C5~C9 、B、 D、 P因子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进化和发挥抗感染作用的过程中,旁路途径是最先出现和发挥作用的,有早期抗感染作用。 经典途径 或自发产生C3b B因子 D因子 C3b C3 备解素(P) C3bnBb C3bBb C3bBbP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质 AgA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这不是帕累托改善 埃奇沃斯生产盒状图.ppt
- 9-4 天然聚合物(醣类)pdf.pdf
- 第六章新版细胞因子2009-5.ppt
- 室内吸毒植物.ppt
- 复合功能型中空微球合成与混胶研究 - kuasedutw.pdf
- cmt 工艺对al-cu 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气孔的影响 - researchgate.pdf
- 肌肉和牛肉 - prodinra.pdf
- 正交试验优化交联乙酰化葛根淀粉工艺条件及性能 - 食品科学.pdf
- 环保行业产品手册.pdf
- 火龙果茎多醣体之应用.pdf
- page 1 本报告汇集了国际专家组的观点 并不代表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 .pdf
- 人工栽培欧李仁油的提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性 - 食品科学.pdf
- 小波я析应用于瑞雷波频散曲线提取研究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pdf
- iv-11 vfd tube clock iv-11 荧光电子管时钟diy 装配指导.pdf
- 基于设计模式的文本分类系统 - 河北工业科技.pdf
- 土臭味(earthy-musty) 与土臭素(geosmin).pdf
- 设计与经营统合策略(decomas).ppt
- 优化您的筛分工艺 - sandvik construction.pdf
- 西双版纳软体动物调查报告.doc
- 第七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