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 总论.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卫生 总论

心理卫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祝一虹 现代化社会与心理卫生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文化,改变着社会的形态、结构,震撼着人们的思想、心理,塑造着新的观念和行为,它象一把双刃剑,既带来福音,也带来灾难。 现代人生活忙碌、精神压力大、价值观念矛盾、行为模式多元、道德意识模糊,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现代教育重知识,对人的情感、意志培养不够。有人因为生活紧张而精神崩溃,有人因为工作紧张而导致心身疾病,甚至有人因为压力而自杀。 第一讲 心理卫生概论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Hygiene:古希腊健康女神 涵义: 1、心理健康状态,是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 2、一门学科,如何增进心理健康 3、专业服务体系,一切改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三级功能 : 初级功能——防治心理疾病; 中级功能——完善心理调节; 高级功能——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 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首先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开始的。1792年法国精神病医生皮奈尔提出废除精神病人的约束,可以说是心理卫生历史的起点。但直到1908年美国比尔斯的著作“A Mind That Found Itself(“自觉这心,心灵的归来或一颗自我发现的心”)等出版,才揭开了大规模开展心理卫生运动的序幕。 起源 法国医生比奈尔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以后,比奈尔医生在他工作过的两所医院里,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改革的气魄,毅然给住院精神病人解除了束缚他们躯体的锁链,并且努力为他们提供清洁的房间、良好的食物和仁慈的护理。这一创举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他被公认为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美国人比尔斯 (C.W.Beers)。比尔斯生于1876年,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毕业后,到纽约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比尔斯的哥哥患有癫痫病,他目睹其兄病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泡沫的可怕情景,担心这种病会遗传到自己身上,于是终日惶恐不安。24岁时,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从四楼跳下,企图自杀未遂,结果被送入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三年痛苦经历,使比尔斯亲身体验到精神病患者的苦闷和所受到的虐待,亲自目睹了一系列精神病人惨遭折磨和不被公正对待的事件。病愈出院后,比尔斯立志为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而努力。    A mind that found itself 1907年,他写了一本自传体著作,取名为《自觉之心》。在这本书中,他用生动的笔墨,历数了当时精神病院的冷酷和落后,详细记述了自己的病情、治疗和康复经过,并且向世人发出改善精神病者待遇的强烈呼声。此书第二年3月问世之后,得到心理学大师詹姆斯(W.James)的赞赏和著名精神病学家迈耶(A.Meyer)的支持。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年2月,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比尔斯任顾问)。1917年,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一股热潮。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 虽然影片中的精神病院实际上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影片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锐的讽刺力。影片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悲剧故事,实则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我们因此也了解了当时精神病院病人的待遇。 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 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心理卫生运动的重点也更多地放在精神病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方面。该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此阶段,随着临床领域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也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转向关注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方面发展。 从70年代初到目前是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向。 中国于1936年成立心理卫生组织。1985年3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再次成立“中国心理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