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洋彼岸飘来的秋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大洋彼岸飘来的秋雨.doc

从大洋彼岸飘来的秋雨   一      记得那还是四五年前,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中心供职的我,为在美国的华人作家融融编辑出版了长篇小说《素素的美国恋情》。经热心的融融介绍,我知道了北美有一个文学团体――文心社,该社社名源自中国的古典名著《文心雕龙》,“文心”又为“温馨”的谐音,社标是一朵心形的花,寓意视文学为心爱的事业。出于编辑的职业习惯,我乐意结交更多的海内外文友,于是通过网络应邀加入了文心社这个“温馨之家”,不久通过参加该社的选举以及投稿等活动,又知道了这个拥有几百号社员的文心社社长施雨。   从那以来,我总认为这位能统领几百人马的社长一定是一位孔武有力的男性公民,从两次民主选举中,社员们对施雨的拥戴,以及我们几回“伊妹儿”往来中,从我感受到的这位社长工作作风之干练,语言文字之简洁等等,我都作如是想。所以刚开始与之通信时,我便称其为“施雨先生”,但很快得到回复:“不用称‘先生’,就叫我施雨吧!”直至后来从精心制作的文心网页上我才一睹施雨社长的“庐山真面目”,始知其竟是一位长相端庄、秀外慧中的年轻女性。   文心网页上登载着许多社员的作品。作为文心社“掌门人”的施雨,其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称佼佼者。通过这些作品,我进一步走近了她,我为她的勤奋和才情而感佩。为履行社员之职,我也不揣浅薄,曾给文心社寄过一些短小的拙文,都很快在文心网上登台亮相。尤其是那篇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经历过的蹉跎岁月的《我和我的哥哥》,施雨在读后,不仅当下把它贴上了文心网的主页,而且随即给我来信,告诉我她读着时,不禁流泪了……次日她又告诉我,已经有读者在网上作出反馈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兄妹情深,力透纸背;泣血吞声,催人肠断……”施雨本人也在网上表达了她的“感慨万千”;在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心一下贴得那么近……   会期一天天临近,我们彼此也一天天期待着会面。   “咱们很快就要见面啦!好开心!!”   “太好啦!期望早点见到您!”      我们互相在网上表达着急切的心绪。   当施雨在上海机场将要登机飞往南昌前,给我发了一条手机短信:“志霞姐,再过半小时我就要登机了,期待着我们的见面!”   我当即回复:“亲爱的朋友,我已经先你而到了,等着迎候你!祝一路平安!”   她旋即又回复:“霞姐,好啊好啊,让我快快飞啊飞啊……”   很想去机场迎接盼望已久的朋友,无奈小车坐不下,我只好在下榻的饭店焦急地等着,等着……   终于,下午一点多,我们在南昌五湖大酒店见面了!   我们不约而同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啊,施雨,你真漂亮!”   “志霞,你也一样!”   初次会面的我俩,互相端详着,由衷地欣赏着。   共同的文学爱好,使我们一见如故。      二      这是施雨第二次来到自古以来便胜友如云、文风鼎盛的南昌。   她告诉我,不久以前的第一次,是参加南昌大学举办的首届新移民华文作家会。   和施雨无拘束的随意交谈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北美最大、也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海外华文文学社团之一的文心社社长。   还是上个世纪的1988年,施雨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次年远渡重洋,先在美国从事医学科研工作,后来通过了戒律森严的美国西医执照考试,先后在当地的达特摩斯医学院、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纽约下城医院等地从事临床医疗十一度寒暑,逐渐在那个金元帝国站稳了脚跟。后来由于两个不大的儿子需要照顾,从事计算机软件公司总管的先生公务又忙,她便辞去医职,充当了一名专职家庭主妇。但就在那几年中,她得以在余暇间执起了笔,先是在网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报告文学,后来写短篇小说,继而写长篇小说,不久从网上了解了她的作品的报社和出版社,陆续向她约稿;随之作品便一部接一部相继出版,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她的以医生职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纽约情人》和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都得到了有关文学评论家的赞赏。   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呵!我不禁感叹道。   不过,施雨告诉我,文学,那可是她孩提时代就做过的梦!只是因为当年从医的父母,在那个“文化革命”年代,担心学文风险太大,难成正果;而学医,只要凭本事总能安身立命,便让她还是踏踏实实地从事治病救人的营生。但没想到,在异国他乡,施雨却不期然得以重温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文学之梦。   我问,你为此辞去丰厚待遇的医职,不可惜吗?   因为据我间接了解到,在美国,当医生可是一份能获取6位数高薪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不可惜。施雨说。与文学相比,医学,尤其是西医,在美国是一个没有任何创意的职业。西方人讲究科学,迷信统计数据,很多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医生是不能自主随意改动的,甚至每个步骤顺序都不能变。自己渴望创新、表现个性,从文学创作方面,则能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