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周边国家水下文化遗产立法探析.docVIP

南海周边国家水下文化遗产立法探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周边国家水下文化遗产立法探析 一、水下文化遗产与南海  水下文化遗产同陆上文化遗产一样见证着人类文化历史的变迁,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下文化遗产的概念包含了水下和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水下的范围涵盖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公海等海域,而在此区域之下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分为沉船和孤立的物体以及沉没的遗迹两类,其中以沉船(shipwrecks)的数量最多。[1].  南海(South China Sea)是典型的半封闭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印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整个南海海区南北绵延1800多公里,东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南海海域海运繁忙,但由于该海域珊瑚礁密集、暗礁错综复杂,再加上天气影响以及科技局限等原因,许多古代往返商船多在此处触礁沉没,葬身海底,形成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可知,南海沉船量为124艘,按船货平均运载量计算可达5万件,目前发现的沉船总量在不断增加,据国外数据不低于1000艘。  作为文化遗产的共性,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同样极具考古和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同时它又是我国先民最早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见证。从1996年至今,海南先后7次参与对南海水下文物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文物约2万件,多数为瓷器,种类十分丰富,既有宋元时期的青瓷、白瓷、青白瓷,也有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确认水下文化遗存122处,其中北礁沉船遗址、甘泉岛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研究员认为,南海海底沉积的中国陶瓷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人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同时这些古陶瓷也为研究我国的航海史、海外贸易史、陶瓷外销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非凡的学术价值。  但是受高额的经济利益驱使,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盗捞盗掘活动十分猖獗。据媒体报道,海南有关部门在2012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发现新发现的遗址区域的海床翻动情况十分严重,盗坑比比皆是,海床上遍布被遗弃的文物碎片。随着南海争端不断升级和复杂化,更有一些周边国家蓄意破坏中国南海水下文化遗存,意在销毁我国有关南海主权的历史证据。据媒体报道,有渔民目击位于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海底的一艘明代沉船遗址遭到两艘2000多吨的外籍轮船轮番作业,放肆地进行盗掘和破坏。  因此保护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刻不容缓。2011年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海洋局签订了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框架协议,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的通知》,决定建立我国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文物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委托相应的海监机构开展日常执法工作。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年轻的三沙市将承担起保护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重任。另外,国家南海博物馆选址在海南陵水县黎安港片区,海南省还将在西沙北礁、华光礁、玉琢礁、永乐环礁等区域划定四大水下文物遗产保护区等一系列的举措将更有利于南海水下遗产的保护。  二、南海周边主要国家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相关立法之考察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海大部分海域均存在主权争议,涉及声索国众多,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南海周边各国主张管辖海域层层重叠,而各国的自身国情及其在对待水下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和考古价值等各种价值之间的协调上存在差异,导致各国对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立法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势必要涉及到相关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加强国际合作。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均未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使得各国在《公约》框架下构建水下文化遗产的合作机制存在一定障碍,因此考察南海周边各国关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立法、了解其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在于:一是通过比较借鉴,使得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及制度构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为未来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和提供法律基础。  (一)越南水下文化遗产立法考察。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就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1978年,越南正式声明对我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命名为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1979年9月,越南发表了题为越南对黄沙和长沙两群岛主权的白皮书。2013年1月1日,《越南海洋法》正式生效,该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截止目前,越南在南海占据着包括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万安滩、西卫滩等在内的29个岛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