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①.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①.pdf

Finance 金融视线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① 山西财经大学 靳林炜 摘 要:本文通过建立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得到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均衡点,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过度创新的额外收益、 被罚款额和风险成本的相对大小影响了其演化均衡。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038-02 创新理论最初由Schumpeter(1912)提出,他认为“创新是指企 略选择造成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支出的不同来选取变量,使博弈 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 分析更具针对性。 发展的动力。其后,一些学者逐渐将创新理论应用到金融市场中, 形成了金融创新理论。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限定在微观层面,即金 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融工具创新,以满足金融市场交易者进行更高效的融资和投资。金 2.1 模型假设 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2008年次贷危机从美国迅速扩至全世界,对 假设博弈双方,即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均是有限理性的,且 全球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散,金融过度创新和金 彼此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需要经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的调整过 融创新过程中缺乏与其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是引发此次危机的重要 程,经过反复、长期的动态博弈才能达到演化均衡。假设商业银行 原因。纵观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不难看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经 因进行过度的金融创新会获得额外收益△R ,但因过度创新将承 历了“自由放任→加强监管→金融创新→放松监管→金融危机→ 受风险成本K ,同时为应付严厉监管需支付成本C1 ,此外,过度创新 加强监管”的发展历程。事实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现实中的 被监管者发现会被罚款P。假设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监管的额外成 博弈从未停止,既要以监管来预防过度创新,又要避免过度监管抑 本为△C ,而放松监管将造成的声誉损失和社会财富损失为C2 ,且 制金融创新。因此,如何立足于实践,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 假设该声誉损失和社会财富损失大于严厉监管的额外成本,同时 监管的动态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对商业银行过度创新的罚款也大于严厉监管的额外成本,即C2 > △C ,P >△C。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的非对称演化博弈矩阵如表1 1 文献回顾 所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尝试将金融创新 与监管的动态演化过程与博弈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演化博弈论 表1 非对称演化博弈矩阵 摒弃了参与人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假设,强调演化过程中个体 之间会相互学习和模仿,然后不断修正自身行为。尹龙(2005)着重 监管机构 商业银行 适度创新(x) 过度创新(1-x) 分析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于 P-△C,△R-C - 海东、罗云峰(2007)基于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给出金融创新动力 严格监管(y) -△C,-C1 1 P-K 测度及均衡分析,设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匹配机制。吴桐、徐荣贞 放松监管(1-y) -C ,0 -C ,△R-K (2010)通过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演化博弈分析,指出金融 2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