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慢性阻塞性腮腺炎.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疾病名】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疾病名】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英文名】chronic obstructive e parotitis 【缩写】 【别名】 【ICD 号】K11.8 【概述】 文献上最早出现阻塞性腮腺炎 (obstructive parotitis)是1946年Bigler 报道的。以后在国内外文献中也有人称为管炎,对该病的各种表现及病因的认 识相对一致。邹兆菊、王松灵等(1992)报道了92例患者的临床、腮腺造影、放 射性核素、病理及追踪观察结果,提出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来诊断由各种原因如结石、狭窄、异物等引起腮腺唾 液流出受阻引起腮腺反复肿胀,腮腺造影及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主导管及分支导 管系统炎性改变为主的病变。 阻塞性腮腺炎 (obstructive parotitis)的原因主要是结石,其次为导管周 围软组织损伤后致瘢痕狭窄。也有认为系支配导管系统的神经失调,交感神经 受较强刺激,导管口显著收缩致狭窄。其他因素如导管系统受其他类型肿块性 病变压迫致排唾不畅,唾液淤滞而继发感染并致涎腺导管扩张。 腮腺结石不如颌下腺常见。邹兆菊等报告92例阻塞性腮腺炎,X线平片示 阳性结石 3 例,通过腮腺造影阴性结石 35例。一般认为腮腺结石较小,但也有 大者,如魏廷瑛报告 1 例腮腺导管结石为 1.8cm×1.5cm×1.5cm。杨绍俊报告 1 例腮腺导管结石重达 1.75g。 【流行病学】 【病因】 Rose(1954)分析阻塞性腮腺肿胀可由导管口狭窄引起,如年轻患者多见于 智齿萌出时,有导管口黏膜咬伤,瘢痕愈合后引起导管狭窄。年老患者多见于 不良义齿致导管口、颊黏膜损伤,形成瘢痕致主导管狭窄,少部分由导管结石 引起。Yoel(1975)报道外伤、异物及导管内慢性炎症可引起阻塞性腮腺肿胀(管 炎)。Work(1977)报道阻塞性慢性腮腺炎症可以由导管内结石;导管狭窄及导管 扩张等引起。其他原因主导管内异物包括稻壳、米粒等也有报道。国内一组资 料中,92例(117 侧病变腺体)能找到病因者 63侧。包括:①阴性涎石 35侧, 多见为主导管前段 15侧,中段 12侧,后段 8 侧。同一腺体内多发阴性结石者 8 侧。②主导管前段有狭窄 10 侧,其管径均不足 1μm。③导管口狭窄 5 侧,挤 压腮腺时导管口出现一个小包,然后唾液缓慢流 。④肿瘤压迫 4 侧,主导管 口后方肿块 2 侧,颊部混合瘤恶变及咬肌区血管瘤压迫各 1 侧。⑤阳性结石 3 侧,均在主导管前部,由口内含片显示。⑥先天性主导管扩张 2 侧。⑦腺外瘢 痕2侧,耳前结核及颊部走马疳遗留瘢痕致主导管移位狭窄各 1 侧。⑧腮腺腺 内脓肿 1 侧。脓肿后部主导管扩张不整 。⑨主导管内异物 1 侧为麦穗 。由此可 见,半数 以上(63/117侧)可找到各种原因,还有 10 余例可疑阴性结石者,因 未做进一步检查证实而未统计在内。因此该病大部分患者是由局部原因引起导 管系统阻塞致唾液分泌流出受阻。将该病称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既简明扼要, 又反应 了病变的实质。 【发病机制】 阻塞性腮腺炎的病理改变据 Seifert的描述,早期改变主要在导管系统, 包括小叶间闰管和纹状管轻度扩张,其内有浓缩的黏液性分泌物及脱落上皮, 周围间质水肿,腺泡肿胀并充满分泌颗粒。进一步发展则导管周围呈明显炎症 反应,主要是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肥大细胞 (mast cell)浸润 。结缔组织纤维 化,导管上皮变性。晚期腺小叶结构破坏,腺泡消失,被结缔组织、脂肪细胞 以及慢性炎症细胞所置换,导管上皮增生或化生 。Donath 等行大鼠腮腺导管结 扎的实验性研究 ,其病理改变和上述类似 ,表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阻塞性原 因。 【临床表现】 Rose(1954)报道了阻塞性腮腺肿胀患者,男、女发病相当,肿胀多与进食 有关,短时间达高峰,一般持续不超过 2 天,挤压腮腺大量浑浊液伴黏液栓流 出。Mandel(1976)报道结石引起阻塞性腮腺肿胀,发作似急性化脓性炎症,局 部红肿伴脓性分泌,少数可从导管口 自行排出结石。部分腮腺结石不引起任何 不适,只在检查时发现。 国内一组资料报道共 92例,男 51例,女 41例,男女比 1.2 ∶1,发病年 龄 10~66 岁,平均 42.4 岁,单侧受累 67例,双腮病变 22例,4 个大涎腺受 累 3 例,病变腮腺 117侧。 肿胀发作次数变异较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