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聂振斌 内容提要 对古代礼乐教化的历史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传说中的五帝之乐是可信的,而夏商周三代 实施礼乐教化则是信史。西周时代的礼乐教 化是政治、道德、艺术、审美 的综合形态,既是社会制度,又是道德 规范,还是教育的重要科目。礼乐教化至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但崩坏的是政治制度层面,礼乐则成为纯 文化而流传千古。礼乐文化与儒学存在着天然联 系,礼乐文化的原创性教 育实践和综合 艺术教育,因儒学的 阐释而得到弘扬。儒学艺术精神表现为 四个方面:一是“人文化成”的人文精神 ;二是“激情导欲”的理性精神; 三是 阳刚之美的人格精神;四是“美善相乐”的 自由精神。 关 键 词 礼 乐 礼乐教化 礼乐制度 礼乐文化 儒学 艺术思想 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 (一)先王之乐追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 中,归纳了摩尔根关于古代社会的三个分期,并且 进一步指出这种分期的主要标志。他说:“蒙昧时 代是以采集天然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 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 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 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 学会对天然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 和艺术产生的时期。”①按照以上的说法,远古的 中国社会从野蛮时代跨人文明时代正是在传说中 的三皇五帝时代。对于三皇五帝的发明创造,中 国的古典文献中有许多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教 民熟食;伏羲氏结绳织网,教民驯养鸟兽;神农氏 尝百草,教民稼穑;黄帝、尧、舜制作乐器,创作律 吕,实施乐教??总之,劳动工具、生产技术、生活 用品以及文化艺术的发明创造都产生在三皇五帝 时期。而在这类记载中很多都涉及到“先王之 14 乐”。战国时代史官所写的《世本》一书说:“伏羲 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 笙、簧。随作笙,随作竽。颛顼命飞龙氏铸洪钟, 声振而远??夷作鼓,伶伦作磬??尧修黄帝乐 为《咸池》,无旬作磬??舜作箫,夔作乐。”这当然 是根据历史传说追记下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某 种历史真实。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秦汉时期仍 然流传着,司马迁为写《五帝本纪》而走访诸老就 是证明。《乐记·乐施》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 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 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 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 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闯 其谥而知其行也。”关于“先王之乐”,《吕氏春秋· 古乐》篇从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黄帝以下一直 写到周成王,传说与历史混合在一起。春秋战国 时代,人们仍然能聆听到五帝之乐,尤其是舜乐和 三王(夏商周)之乐。三皇五帝实施乐教多是传 说.搁置不论。夏商周三代实施乐教则是信史,当 无疑问 。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先王之乐,其性能和实质就是礼。乐的感性 形式就是礼的仪式、规范,乐的内容则是尊卑贵贱 的等级观念和仁孝亲敬的伦理观念。礼乐是同源 的,后来才一分为二。先王作乐并不是为了审美 享乐,而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后世所传闻的“先王 乐教”并不等同现代所说的艺术教育,而是包含艺 术教育;“乐教”是一种治世的方略,这种方略看重 教化和人心,实力强制和暴力镇压是不得已而用 之。尤其是尧舜禅让时代,“乐教”乃是天下太平, 人民安居乐业的象征。陆贾说:“昔舜治天下,弹 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 无抚民之心。然天下治。”(《新语·无为》)《淮南子 · 诠言训》云:“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 治天下。”司马迁解释说:“夫《南风》之诗者,生长 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欢心, 故天下治也。”(《史记·乐书》) (二)周公“制礼作乐” 礼乐教化发展到西周时代,已经进入成熟的 历史阶段。周公“制礼作乐”是治国教民的一件大 事,也是对夏商礼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孔子日: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 佾》)先秦两汉诸子和史书,凡论及周公的业绩者, 无不赞美他“制礼作乐”的功德。《史记·周本纪》 云:周初定天下,成王年少,“周公恐诸侯畔周,公 乃摄行政当国”,“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 睦,颂声兴。”《淮南子·诠言训》载:“周公觳膈不收 于前,钟鼓不解于县,以辅成王而海内平。匹夫百 亩一守,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陆贾说:“周公制 礼作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 四海之内,奉供来臻,重译来朝,故无为也。”(《新 语·无为》)董仲舒说:“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 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 氏之乐莫盛于 《韶》,于周莫盛于《勺》。”(《汉书·董仲舒传》)《勺》 即《酌》,为周公乐,为周代最盛行之乐。 西周时代,礼乐的性能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