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3卷 第 4期 2003年 7月 第 四 纪 研 究 QUATERNARY SCⅡ NCES V01.23.No.4 JAy,2003 德 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 李吉均①② 赵志军② (①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730000;②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 “亚洲干极”是德 日进总结 中国北方中生代 以来不断干旱化得 出的观点。构造运动 驱动气候变干是其主导思想。德 日进关于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演化的基本框架至今仍然适用 , 当代研究补充和深化了“亚洲干极”的理论 ,老第三纪行星风系的干热气候逐渐在新第三纪被 季风气候 取 代 ,代 表 干 旱 气候 的粉 尘 沉 积 逐 步 扩 大空 间范 围,湖 相 沉 积 则 逐 渐 收缩 。 22MaB.P.,8.5MaB.P.,3.6MaB.P.和 1.2MaB.P.是 “亚 洲 干极 ”逐步 加强 的关 键 时段 。 主 题词 德 日进 “亚洲 干极 ” 构 造驱 动 风成 红粘 土 黄 土 在中国新生代地质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历史上 ,法国神父德 日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 辉贡献。德 日进 自1923年来华之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 中国(青藏高原除外),特别是他 对华北的研究是中国新生代地文 、地层、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的 地学界,德 日进是和杨钟健 、裴文中等人的名字一样闪耀光芒的,鉴于他当时在国际上已 经具有的学术地位 ,他的贡献显得更为突出。除了他和杨钟健先生共同倡导及厘定的华 北地 文期研究早 已为人熟 知之外 ,他在 “中 国之 大 陆沉积 ”一文 ?中对 中国北 方干 旱化 的 历史的研究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该文发表在 1937年中国地质学会诛(16卷)“丁文江先生 纪念册”专辑上 ,应是德 日进研究华北新生代地质及环境变化的总结性文章。他在该文中 首次提出“亚洲干极”(卟e DDPole 0f Asia)的思想 ,认为亚洲变干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 从中生代开始以蒙古高原为中心就开始变干,白垩纪晚期 已扩展到鄂尔多斯高原。他 明 确指出?,在早第三纪 ,荒漠环境及其特有标志如红层、石膏、风棱石等 已广泛 出现于华 北 ,一直分布到长江下游。此时广泛分布的盆地中沉积红层(含钙、石膏),低山分隔,准平 原化作用延续到始新世晚期 ,致使蒙古特有的动物群——雷兽(~tanothedum)一直分布到 长江甚至到缅甸。其后兴起的阿尔卑斯运动使地形崎岖 ,扇砾岩出现,继之以中 一上新世 的湖相和红粘土沉积,使新老第三纪岩层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这时气候进一步变干,沙 漠扩大,湖泊收缩 ,驼鸟和羚羊、骆驼相继出现。德 日进在阐述亚洲变干的原因时 ,始终强 调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亚洲地台的不断隆升及扩大 ,使阿拉善一大青山 ,秦岭一太行山以 及南岭相继断裂上升 ,促使气候变干和荒漠扩大。因此 ,德 日进是主张青藏高原隆起导致 亚洲变干的先驱。他提 出的“亚洲干极”的思想是巨大的理论贡献。我们在纪念德 日进 时 ,切不要忘记 这一点 。 第一作者简介 :李吉均 男 70岁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貌学与冰川学专业 E-mail:l~j@lm.edu.e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批准号:G19980408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201007) 资助 2003一o4—03收稿 ,2003一o4—21收修改稿 4期 李 吉均 等 :德 日进 “亚 洲 干极 ”理 论 的现实 意 义 367 当然,以现代眼光来看 ,德 日进把蒙古高原看作是“亚洲干极”是可以商讨的。青藏高 原 的隆起 对亚洲变 干起 到 了更大 的和决定 性 的作用 ,当代 的大多数 中外 学 者均持 这种 观 点。但是 ,“亚洲干极”思想的理论意义是十分明显 的。20世纪 70年代 ,即晚于德 日进 “亚洲干极”提出的 40年之后 ,德 国学者 C.Trol 根据亚洲 中部植被垂直带谱 的高度变 化 ,提出在亚洲高地存在着一个“高亚洲干旱核心”。我国学者总结青藏高原及周边的植 被水平和垂直带谱的分布 ,进一步指出在青藏高原的藏北“无人区”(羌塘高原)确实存在 着一个“寒旱核心” 。应当说 ,这是 中国学者对德 日进的“亚洲干极”和 c.Trol】的“高亚 洲干旱核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上除了青藏高原存在这个“寒旱核心”之外 ,南美的 秘鲁高原也与之类似 ,但规模要小得多 ,都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就青藏高原来说 ,因 其规模巨大 ,影响极大。所谓“寒旱核心”为高寒荒漠所占据 ,山顶上发育温度极低的冷冰 川 ,底部与基岩冻结在一起 ,不能移动。生活着特有的藏羚羊与藏野驴,真乃不毛之地 ,也 许真正的“地球第三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