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宗族研究研究概述.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学研究· 徽 州 宗族研 究概 述 唐力行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 :传统徽 州是一个 宗族社会 ,因此对徽州宗族的研究是徽 州学的基础 。徽 州宗族的研究也有 助于我们加深对整体中国国情的认识。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徽州宗族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多 学科 的研究,取得 了丰硕成果。徽州宗族的资料积 累也十分丰富。在新世纪开始之 际有必要对徽州宗 族研究作一学术回顾和学术总结,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徽州学。 关键词 :徽 州;宗族 ;学术史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605X(2003)02—0067—06 徽州是一个 宗族社会 ,徽 州人无一例外地生活在 宗族社会 的网络之 中,因此有关徽 州研究 的论著总会 涉及到宗族。这里仅就主要研究徽 州宗族的论著作一 学术 回顾 ,兼及重要 的宗族研究资料。 徽州宗族社会研究与以政治史为中心的传统史学 研究有着极大的差 异,这不仅表现 为二 者研 究对象的 不同,也表现为所用 资料的不同。徽州宗 族研究 的资 料在我们所熟悉 的正史 中往往所见不多 ,需 要另辟蹊 径去广为搜求。徽州保存着异常丰 富的历史 资料 ,尤 其是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资料,这是徽州学得以成 为一 门学科的基础所在 ,也是徽州学的价值所在。 最早 出版的有关徽商与徽州宗族 的资料集是张海 鹏、王廷元主编,唐力行、王世华编纂的《明清徽商资料 选编》(黄山书社,1984),该书在选编过程中,查阅了大 量族谱,入录的资料涉及 58种徽州族谱或名族志,从 徽商资本 的来源与积累 、徽商经营的行业 、徽商的活动 范围和经营方式 、徽商资本 的出路、徽商 的政治态度 、 徽商与学术文化等方面,披露了徽州宗族与徽商的关 系 ,并为研究徽州宗族形态提供 了珍 贵的第一手资料。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卷(安徽省博物馆 编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88)、第 二卷 (中国社会科 学院历史研究所徽 州文契 整理 组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0)以及《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元明编》(中国 社会科学 院历史 研究 所收藏 整理 ,花山文 艺出版 社, 1991),这三本 资料集收录 了大量 的徽州 契约文书 ,为 研究徽州宗族社会经济生活 的实态提供 了丰富的第一 手资料。周绍泉、赵亚光校编了《窦山公家议校注》(黄 山书社,1993)。《家议》是徽州祁门县六都善和里程氏 仁山门东房派的族规家法。窦山公对诸如管理 、墓茔 、 祠祭、田地 、山场 、庄佃 租银谷 等事务,一 事~ 议,立下 东房派秩下子孙共 同遵守 的条规。其附 录“东西军业 议”则议及东房派和西房派共有 的军装 田的管理事宜 , 并附以“高祖仁 山公遗嘱军役文书”和“窦山公同兄还 春公申明祖父仁山公遗嘱轮流充补军役合同文书”,作 为东西两房共同遵守的规则。在“管理议”和“治 山议” 中明确规定该家族“管理”和“治山者”的产生办法及其 职责 ,告诉我们该家族 由五房家长 、管理和治山者组 成 管理体系,并建立 由家众若干人及斯文(读书人 )若 干 人组成的监察系统。《家议》也为研究徽州宗族族产的 来源 、作用 、庄仆制 、宗族与官府的关系、族权对族众土 地所有权的干预等提供 了资料。 国内学者 最早 从 事徽 州研 究 的是 吴景 贤 ,早 在 1937年他就发表了《明清之际徽州奴变考》(《学风月 刊》7卷5期)。稍后则为傅衣凌的《明代徽州考——中 国商业资本集团史初稿之一》(《福建省研究院研究汇 报》2期,1947)。日本学者中最早被译介过来并产生较 大影响的当推藤井宏于 1953年发表的《新安商人之研 究》(连载于《东洋学报》1953年 6、9、12月和 1954年 3 月,中译本分载于 1958年《安徽历史学报》总第 2期, 《安徽史学通讯》总第 9、10号 ),但其研究局限于徽商 , 未遑深入徽州社会和徽州宗族。 国内较早开展徽州宗族研究 的学 者则是 叶显恩, 他的《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是 国内最早一本徽 州学论著。该书共六章,次第 67 安徽史学 2003年第 2期 探讨了徽州 的历史地理 、封建 土地 占有 关系和乡绅阶 层 、商业资本、宗法制度、封建文化、佃仆制度。该书重 点意在研究佃仆制 ,但徽 州农村社会和佃仆制均与宗 族制度不可分割 ,所 以其论述 与宗族大多相关。尤其 是第四章专论宗族制度,探讨了徽州的封建宗族组织、 祠堂 、族长与族权 、家谱 的修撰 和宗规家法 、族 田在宗 法制中的作用 。美国学者居密在《明清时期徽州的宗 法制度与土地 占有制——兼评 叶显 恩(明清徽州农村 社会与佃仆制)》(《江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