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舌诊.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舌 诊 v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了解 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以诊察 了解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第一节 舌诊概说 舌的组织结构 舌体的前端——舌尖 舌体的中部——舌中 舌体的后部、人字形 界沟之前—— 舌根 舌两边 —— 舌边 舌体正中有一条纵行 沟纹 —— 舌正中沟 v 舌面覆盖着一层半透明 的粘膜,粘膜皱折成许 多细小突起——舌乳头 v 丝状乳头、蕈状乳头、 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 v 丝状乳头与蕈状乳 头——舌象形成 v 轮廓乳头、叶状乳 头——味觉有关 舌的主要功能 v辨别滋味,调节声音, v搅拌食物,协助吞咽。 二、舌诊原理 v 舌与经络相连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沿咽喉, 分别夹舌本、络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v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主血脉而藏神, 故舌体的色泽变化——“心主血脉”的功能; 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 反映 “心主藏神”的功能。 v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 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故舌 象的变化——反映全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 气血的生化状况。 v 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 组成部分,关系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功能 v人体内部的变化,脏腑虚实;气血的盛 衰,津液盈亏均可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舌体分候脏腑理论 v舌尖部——上焦心肺 v舌中部—— 中焦脾胃 v舌根部——下焦肾 v舌两侧——肝 胆 v 《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 v“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v 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 v 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 便于观察 v 伸舌必须自然地将舌伸 出口外,舌体放松,舌 面平展,舌尖略向下, 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 露。 (二)诊舌的方法 v 一般先看舌尖,再舌 中、舌侧,后舌根。 先看舌体的色质,再 看舌苔 v 如果一次望舌判断不 清,可令病人休息 3~5分钟后,重复望 舌一次 v 刮舌法和揩舌法 v 询问、了解舌上味觉的情况以及舌部的异 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灵活 v 闻诊,听其语言是否清晰帮助判断 (三)舌诊注意事项 v ① 光线影响:  v 望舌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 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 v 光照的强弱与色调,常常会影响正确的 判断。 ② 饮食或药品影响 v “染苔” v如饮用牛乳、豆浆等可使舌苔变白,蛋 黄、核黄素可将舌苔染成黄色。 ③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v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 v镶牙可以使舌边留下齿印 v张口呼吸可以使舌苔变干等 四、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一)舌诊的内容 v 舌体和舌苔 v 《医门捧喝》: “观舌质可验其正之阴阳虚 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浅深”。 v 望舌体:舌的颜色、形质和动态——候脏腑 虚实,气血盛衰。 v 望舌苔:诊察苔质和苔色情况——分析病邪 的深浅,邪正的消长。 (二)正常舌象 v 正常舌象的特征: v 舌象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 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v “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象的形成原理 v 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三)舌象的生理变异 v年龄性别因素 v体质、禀赋因素 v气候环境因素 第二节 望舌质 一、舌 色 v淡红、淡白、红、绛、青、紫舌 v淡红、淡白、红、绛、青、紫舌 (一)淡红舌 v 舌象特征 :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v 临床意义 :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 于正常人,或表证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