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骈文起源或形成于魏晋的问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骈文起源或形成于魏晋的问题

关于骈文起源或形成于魏晋的问题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修订本)》:“诗歌而外,骈文有突出的发展。我国散文从东汉起已渐趋整饬对偶,魏晋时期更形成了骈体文。”孙梅《四六丛话凡例》:“骈俪肇自魏晋”。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重复孙梅《四六丛话凡例》的观点。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所谓的“我国散文从东汉起已渐趋整饬对偶”是以偏概全。中国散文有一部分向骈文发展,另一部分仍然保持着散文的特点并且沿着散文的发展方向发展。否则,沿着所谓的“我国散文从东汉起已渐趋整饬对偶”发展下去,散文岂不是就消失了?   谭家健在《历代骈文名篇注析》一书之代前言《历代骈文发展概述》:“到了西晋,骈文才正式成体,其代表人物就是陆机。他有不少文章,整篇都用骈偶,纯粹为修辞而使文词属对的成分加多,已不仅限于内容的对照。用语力求从古籍中提取,事理的阐述多借助于典故。”   首先,谭家健反对他老师的学术观点。其次,关于骈文起源或形成于西晋之陆机,前人已有论述,并不新鲜。   《评注昭明文选》录邵长蘅评论陆机《豪士赋序》语:“自是对偶文字之先声。”邵长蘅所谓对偶文字实际上就是指骈文,邵长蘅所谓先声实际上是就起源或形成而言。邵长蘅明确提出骈文起源或形成于西晋之陆机,标志性作品就是《豪士赋序》,只是语焉不详而已。   张之纯《中国文学史》卷上论述“骈俪文之成立”:文章家每薄骈体而不论,然单行之变为排偶,犹古诗之变为律诗,风会既开,遂难偏废。骈俪之文,肇始于陆机之连珠。嗣后葛洪、郭璞辈,好为此体,如博喻广譬诸篇,辞采不逮士衡,而摹仿毕肖,风气大开。刘宋之世,颜延之、谢灵运继起,并称江左文章第一,谢文兴会飈举,颜文体裁明密,骈四俪六,又较郭、葛为工整。至后周庾子山出,遂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唐初四杰之先路。   张之纯《中国文学史》深受四库馆臣影响,多用四库全书提要的词句。虽然四库全书提要没有明确提出骈俪之文肇始于陆机,但是,我认为顺着四库馆臣的思路必然得出骈俪之文肇始于陆机的结论。张之纯《中国文学史》实际上就是顺着四库馆臣的思路而得出骈俪之文肇始于陆机的结论。张之纯《中国文学史》不仅明确提出骈俪之文肇始于陆机,而且论述详细。   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从西晋时期起,骈文形式的各个方面又趋向凝练的道路。一篇之中,句子几乎整个是排偶的,辞句属对的成分也加多了,使用的词语力求从典籍中提取,如《文赋》所说的倾群言之沥液,而事理的阐述,更多借助于典故。”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以陆机《豪士赋序》为陆机骈文的代表性作品。   如前所述,谭家健认为,“到了西晋,骈文才正式成体,其代表人物就是陆机。”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关于陆机的有关论述没有得出骈文起源或形成于西晋之陆机的结论,只是严谨地认为从西晋时期起骈文形式的各个方面有趋向凝练的道路。因为魏晋骈文不可能有质的区别,谭家健此论与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关于陆机的有关论述基本相同,连举陆机《豪士赋序》为例都完全一样,却得出了骈文起源或形成于西晋之陆机的结论。   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   钟涛博士指出:“虽然魏代散文已经发展到高度骈化的程度,对句、用典、藻绘几种骈文形式要素都在文章中有突出表现。但魏代未有一篇比较典型的骈文出现。”只是到了西晋陆机笔下,骈文的体式才正式确定。   钟涛博士忽略了魏代散文也有未高度骈化的,如果魏代散文果真按照钟涛博士的思路发展下去,散文就消失了。按照所谓的学术规范,应该引用前人关于此问题的最早论述。   钟涛《六朝骈文的形式及其文化底蕴》:“魏晋:骈文初步形成时期”,“骈文初成于陆机”,“宋齐:骈文正式成立”。钟涛博士明确提出骈文初成于陆机而宋齐时期骈文正式成立,这与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所引用的所谓的钟涛博士的观点不同。   于景祥《骈文的形成与鼎盛》:   谭家健先生在《历代骈文名篇注析》一书的序言中说:“到了西晋,骈文才正式成体,其代表人物就是陆机。”仔细考察,应该说这把骈文形成的实际时间说晚了,与事实有明显的距离。不但上面所引的曹植文章已是合格的骈体文,曹魏时期其他人的文章有很多也已经合乎骈文规格,如曹丕的《与锺繇书》、《伐吴诏》,徐干的《中论·谴交》第十二、《文质论》,应旸的《文质论》,刘桢的《答魏太子借廓落带书》、《处士国文甫碑》,吴质的《答东阿王书》等等,都是骈偶体制。这无疑已有力地表明骈文在建安曹魏之时已经形成,以独立的面目出现于文坛之上,当然,此后它又经过两晋作家,尤其是陆机的努力开掘,更为典丽富赡,而到南北朝时期则登峰造极。   于景祥《骈文的形成与鼎盛》批驳了谭家健提出的骈文起源或形成于西晋之陆机的观点,并且提出骈文起源或形成于曹魏时期之曹植的观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