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国文集丛刊》中悲秋赋研究
《韩国文集丛刊》中悲秋赋研究
在中国古代文学三大时间悲情模式中,悲秋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从 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秋天到来,季节变迁引发了中国的诗人们对于人生的无限感触、联想,激发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怀又影响了我们的邻国---朝鲜。古代朝鲜的辞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模仿中国的辞赋,但在模仿中又有开拓,展现着朝鲜民族自己的特色,值得我们研究。《韩国文集丛刊》是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辑影印的大型丛书,收录了新罗、高丽、朝鲜朝时期的重要文集 212 种,是目前收罗最为齐备的韩国文集汇编,其中收录了大量的赋作。本文将对其中的悲秋赋进行探析,试图梳理出韩国悲秋赋与中国悲秋赋的异同。
1 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主题
“一阴一阳之谓道。”从《易经》提出这一说法后,“阴阳”就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维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2000 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因此,集中表现阴阳五行思想就是中国哲学构建的宇宙图式,这就是中国文学中的悲秋情结产生的哲学背景。在“秋”的文化结构中,秋在五行中属金,秋主“萧杀”,所以在官职上与刑官相应,《吕氏春秋·仲秋纪》说,秋天,“申严百刑,斩杀必当”,这就是“春夏为德,秋冬为刑”。按阴阳,秋冬属阴,按五德五性,秋属清凉,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将这一切形容为“其意萧杀,山川寂寥”,因此在秋天难免令生者怀念死者,妻子想念在外的丈夫,征夫行役思乡,或怀古伤今,思故国感不遇,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意义和生命意识。所以,“史前人类神话思维的拟人化逻辑早已在秋天的景象与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象征联系。”神话思维推动了文学中“寓情于景”的形成。
《诗经》和《离骚》中已经涉及了对秋意象的描绘,通常我们只认为这是悲秋主题的萌芽,其真正的源头应该是宋玉的《九辩》。《九辩》建立了主客观一体的悲秋模式,并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中事物的联想,赋予了秋天以悲剧内涵。草木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衰亡,而人的生命亦然,自然与生命形成了同构模式,春天常与人的青壮年时期相对应,生命的暮年则常指代为秋天,人生一世,就像朝露易晞,草木易凋,如过客般匆匆而过,中国文学的悲秋情结,完全着眼于今世生命的短暂、无常,透露出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哀。
除此之外,悲秋主题还同个体的人生境遇息息相关,它对生命价值在人生经历中的消解感到伤感,因而更贴近生活,更具有认识社会的价值。古代文学中的悲秋主题常表现时光易逝、白驹过隙,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因此有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有功业未成的嗟叹,如杨炎正的“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有作者怀才不遇的喟叹,如辛弃疾的“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可以说,这是悲秋主题的升华,超越了对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上升到国家和历史的高度。杜甫的《秋兴八首》正是这一境界的代表,南宋诗词中的悲秋也常与忧国相联系,正如黄遵宪所说: “丈夫感慨关实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2 《韩国文集丛刊》中的悲秋赋
中国的辞赋早在新罗统一初期就传到朝鲜,发展到高丽中后期,辞赋的创作已经初具规模,但真正繁荣起来是在高丽光宗九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赋被设定为考试科目之一。《东人诗话》载: “高丽光、显以后,文士辈出,辞赋四六,浓纤富丽,非后人所及。”到成宗时,50 岁以下的文臣,每月必须交3 篇诗和 1 篇赋,地方官员每年也要交一定数量的诗赋。于是,朝鲜的士官和学者们都很重视对辞赋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赋的发展。
笔者从《韩国文集丛刊》中的赋作里面整理出12 首有关悲秋的作品,按照其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类。
2. 1 由悲秋而引发的思考
蟋蟀是秋天常见的昆虫,它感秋而鸣,声音酸楚,很容易牵动读书人敏感的神经,听蟋蟀声而悲生命易逝,在中国诗赋中比较常见。李荇的《蟋蟀俟秋吟》描写了一介书生正抒发”皓首缝腋,恨脩名之不立,叹流光之倏忽”之情时,忽然听到了蟋蟀的叫声,想到蟋蟀“尔其斑质赤翅,变化而成者耶,不飞不走,跳跃而行者耶。露处草食,与世无营者耶,不以喙鸣者耶,在野在宇,随处而寄生者耶”,于是引发一番思考,认为“时乎未至,守寂寞于一经,时乎既遇,作羽仪于大庭,蔚风云之会合,振名声于雷霆,搏九万而大鸣”。最后作者心境平和了,从蟋蟀身上总结了一番道理: “日月过鸟,乾坤浮萍,品物万殊,兴化不停,各乘时而自得,俄索然而无迹,乃物我之所共。孰能后天地而不灭,所可恃者,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不为得而喜,不以失而伤,安时处顺,乐乎天常。”蟋蟀应时而鸣,与世无争,让诗人学习到了为人应乘时自得,不以生死得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