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在中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明之母”在中国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传播,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人们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东西的生产都离不开印刷,如果你想要了解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品味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不妨到中国印刷博物馆好好地看一看,它就在北京印刷学院里。   来之不易的印刷博物馆   从提出建造中国印刷博物馆,到博物馆落成,经历了14年的时间。在漫长的筹建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被称作“中国现代印刷术的奠基石”的范慕韩先生。   从1982年提出建立印刷博物馆,就面临着准备工作繁杂及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为此,范慕韩先生在社会上积极奔走呼吁,得到了海内外印刷界同仁的大力支持。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印刷博物馆后,范慕韩先生积极为博物馆的建立筹集资金,从1992年1月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到1993年12月,近两年的时间里,捐款数达1500万元。在博物馆的大门前有一块由启功先生书写的捐款碑,记载了社会上的企业与个人对建造博物馆做出的贡献。   中国印刷博物馆共四层,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数字技术馆”和“印刷设备馆”,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2013年1月,中国印刷博物馆被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博物馆的第三层是“源头古代馆”,展示了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过程。这里收藏有闻名于世的唐代卷轴装《金刚经》、复原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元代王祯发明的活字转轮排字盘。   二层的“近现代馆”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术的传入,以及我国民族印刷工业、印刷技术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印刷及相关工业的现代化历程。   位于一层的数字技术馆,以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及走向世界的历程为主线,重点展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是由王选院士带领的中国印刷技术从铅排铅印到照排胶印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光辉记录。   此外,馆中还辟有“德国谷登堡博物馆展区”,展示了自15世纪以来德国及欧洲印刷发展简史。   地下一层的印刷设备馆,展出了自1865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这些设备,由国内外印刷界捐赠,有些已十分稀少。其中包括早期的手扳式铁制印刷机、手动照排机,还有世界仅存的一台由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   博物馆展示的印刷术   尽管馆内展品众多,但真正被称为镇馆之宝的“安民告示”、《春秋经传》,在展馆中是看不到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存这些脆弱的瑰宝,博物馆将它们层层保护,妥善安放在仓库中。   “安民告示”是清兵入关时,为了安抚民心而张贴的告示。1644年多尔衮进军北京,便张贴《大清国摄政王令旨》,标明大清王朝“政在养民”的施政大纲,告诫清兵不得冒犯百姓,全文600多字,字体兼有赵体和颜体,四周盘踞着16条龙。   《春秋经传》是西晋时期的杜预将《春秋》与《左传》两本史书合在一起而来,共三十卷,是我国国宝级儒学典籍善本,弥足珍贵。馆中收藏为南宋晚期杭州精刻本。   虽然看不到珍贵的镇馆之宝,但其他的展品也都各有特色,在馆内走一遭就能够了解到印刷术的诞生与成长,还有一些展品向我们展示印刷术给人们带来的新发展。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而在印刷术的历史上也有四大发明:广告、商标、纸币、版权。   馆藏最早的广告和商标,都来自山东济南一家叫做刘家功夫针铺的店铺。店里用来包针的纸上印着“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的字样,中间还有白兔捣药的图案,这是馆藏历史最早的商标。   最早的纸币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就是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而最早的版权也来自四川,南宋时期眉山程舍人宅刊本《东都事略》目录尾题后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是全世界最早的印刷出版专有权保护的例证。   如今,中国印刷博物馆每年都会到外国进行展览,宣传中国印刷术的发展。今年11月份,中国印刷博物馆将踏上土耳其的土地,向当地人介绍印刷术。展览中,人们还可以亲手操作印刷机,印一张自己的作品留做纪念。   印刷行业的发展之路   据博物馆的张连章馆长介绍,在中国,印刷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里程碑:雕版印刷、活字印刷、“748汉字信息处理工程”。   雕版印刷始于隋末唐初,由中国的印章工艺逐渐发展而来。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印刷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把一整块雕版拆分成一个个活字,就能够重复使用。不仅节省了制作成本,也降低了印版制作的周期,节约了劳动力和时间。   而“748工程”的开展,让印刷术又进入了新的时代。20世纪中叶,人类进入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