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道上最后的集市 玉津桥上数马蹄 从大理出发,坐3小时的客车就到达剑川,再过30分钟沙溪就在眼前了。进入沙溪古镇,首先要过玉津桥。玉津桥曾是大理到西藏的咽喉要隘,当年不知有多少马帮来往其上,桥面上仍留有马蹄长期踏压留下的痕迹。脚下的黑惠江蜿蜒曲折,环绕了大半个沙溪镇,最后汇入澜沧江。 河流滋润了土地,站在玉津桥上,放眼远望就是一大片稻田。日落的时候,远山温柔的曲线,点缀着点点金色的云,云朵随着风的方向排成整齐的队伍投奔一片辉煌。夕阳没入山窝,光芒射线一般扩散,渐渐收敛,及至日头沉下去,变成轻雾一团。绯红的光像是空气里的尘埃,飘散向四野,整个西天都笼在轻雾般的余晖之中。暮归的农人静静走过玉津桥,似乎千年来古老的时光一直没有远离。 这样的场景,有些像电影里的回忆画面,又像是旧课本里的描述的远方,是沙溪古镇最先给人的印象。 玉津桥始建于明末清初,因被水冲塌,后改为铁索桥,现在所看到的玉津桥是民国24年(1935年)重建的。在茶马古道上,过去像这样的桥成千上万,木板桥、古板桥、铁索桥、藤桥、溜索桥比比皆是,它们大都建在河流大江之上。如今,已经有很多桥因年代久远被冲毁,或是因为古道的衰落而废弃,寻不到当年的足迹,所以眼前的这座小桥更是弥足珍贵。 玉津桥横跨过黑惠江,连接起大理和沙溪,看起来只是不起眼的窄窄一段,却记载着别处难以寻觅的故事。岁月的磨蚀下,桥上的石雕面目模糊,只有它们最清楚当年古道的繁盛,马蹄声自远而近,马锅头(马帮负责人)吆喝不断。 茶马古道第一街 茶马古道兴盛时,一队队骡马驮着货物从远方而来,最主要的目的地就是沙溪古镇的寺登街。就在几年前,寺登街上还一直延续着古老的集市,那时每隔数日,人们便赶着骡马驮带各种货物来此赶集。因此,这里被称为 “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 骡马驮来的货物在街上一字排开,人群摩肩接踵。谈价钱用嘴说是不够的,还要加上手势比划着。以前盐和茶是这里的重要商品,后来集市就演变成购买日常用品的地方。妇女全都背着竹条编织的背篓,在各个摊位前挑选。骡马是一直不变的角色,它们带着满车货物而来,跟着主人心满意足地拉着空车而回。 寺登街上的店铺设计得相当科学,其前伸的木台既是窗台又是柜台,里面还可以储存货物。到了停止营业的时间,从里面把木板上到窗口的木槽里,店铺就又成了封闭的民居,其布置似乎比现代城市里的商铺更为合理。有趣的是,当时的客栈在房间的床头开出了窥视孔,马锅头可以一边躺在床上休息,一边盯着院子里的马匹货物。 古戏台是寺登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寺登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寺登街平分为南北两半,从而为各类生意经营范围提供了实物标志。古戏台主体建筑结构是魁星阁,戏台只是其附带功能,它主要是当地白族人民敬奉魁星的地方。魁星是神话中主宰文运兴衰的神,剑川一带对儒家思想十分推崇,许多村寨都设有魁星阁,只不过没有戏台。古戏台为三层重檐建筑,前戏台,后高阁,结构精巧。 每逢民族节日,全镇白族儿女各自身着节日盛装,弹着龙头三弦,齐聚寺登街,在戏台上载歌载舞,人头涌动。其中最为热闹当数每年农历“二月八”太子会,街上钟鼓齐鸣,人群浩浩荡荡,会有过万人参加节日游行。沙溪居民多为白族,个个能歌善舞。白族调是白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一种演唱艺术,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即便唱不出口的人也会背上几首歌词。白族父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也通过教唱白族调来进行。据说在沙溪一直流行着一个这样的规矩,没有到寺登街古戏台上演过就不能称是沙溪人。 古城里的木雕时光 沙溪古镇很小,两三个小时就能逛完,与沙溪古镇相邻的剑川古城,则是另一个适合放慢脚步,静静思考的地方。喜欢剑川古城的人都认为,它是周遭最有性格的小城。不似丽江的浮华,没有大理的庄重,剑川的任何细节都游走着属于田园的质朴。它的美丽是柔润的春水,细细流淌在古城生活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场景中。 来此写生的学生在窄窄的街巷间支起画架,油彩落在画布上,最突出的是光与影的强烈对比。如此透亮的阳光是因为这里良好的大气环境,行人的头发晕着光,一丛黄花跃出墙头,花瓣被阳光照得几近透明,是摄影师们的最爱。 剑川的一位作家写到:“直到今天,剑川还是那种只适宜用脚巴掌细细丈量的小城,任何四个轮子以上的交通工具与这里格格不入。”古老的门楼和精致的石牌坊,虽然色彩早已斑驳,却兀自焕发着一种被岁月打磨过的古朴的魅力。 三苏院,位于剑川古城南门忠义巷3号,建于同治末年(1874年),一进三院,是民国时期的美术评论家苏民生、体育教育家苏竞存、核物理学家苏峙鑫的故居,故称为“三苏院”。大门虽严重受损,但其重檐脊顶,翘角出水的大样依然清晰,三苏院门楼属剑川古城中极其独特风格的门楼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