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识三个字的女老板 “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她把一瓶几块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她18年来只贷过一次款,从来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她没上过一天学,只认得自己名字的三个字;她解决了550万农户的农产品销路问题;她创造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的奇迹;她以45亿身家登上胡润2013中国富豪榜……她就是陶华碧。 “老干妈”的创业路 陶华碧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里贫穷,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那年,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当时,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的一种作料,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她想:“反正拌凉粉的作料有好几种,缺少麻辣酱也不会耽误生意。”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就走。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怎么会这样?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又掏出钱来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到了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可她做的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她心里又纳闷了:“麻辣酱充其量只是一种食品作料,这些人买这么多回去,吃得完吗?” 有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心里憋得慌,就关上店门,想出去看看别人的生意怎样。她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却发现人家的生意都非常红火。什么原因?天啊,原来这些人做作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 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了。结果,那些买不到麻辣酱的老板纷纷来求她,还半开玩笑地说:“你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的麻辣酱,还卖什么凉粉?干脆开家麻辣酱工厂算了!”这一下触动了陶华碧的灵感:“是呀,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于1996年7月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这时,她的工厂规模简直就像一个家庭作坊。麻雀虽小, 产供销等“五脏六腑”俱全。最让她发愁的是,办厂之初的产量虽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余下的都要自己出去推销。于是,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位食堂进行试销。没想到,这种笨办法效果还真不错,不过一周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很快又脱销了……1997年6月,“老干妈麻辣酱” 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有杀出贵阳的势头。 “老干妈”的感情投资管理法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 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需要签字的文件,陶华碧就在右上角画个圆圈——这是她从电视里看来的。她的长子李贵山觉得这样很不安全, 于是在纸上写下“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这三个字,好打脑壳哦(贵阳话:太难了)!”但为了写好自己的名字,她像小孩子描红一样一笔一划地整整写了三天。三天后,她终于“描”会了自己的名字。直到现在,“陶华碧”是陶华碧认识的仅有3个字。 1998年,在长子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制定了“老干妈”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规章制度其实非常简单。只有一些诸如“不能偷懒”之类的句子,更像是长辈的教诲而非员工必须执行的制度。 “陶华碧有自己的一套,可以叫作‘干妈式管理’。”贵州大学讲师熊昉曾作为记者多次采访过陶华碧,他说:“比如龙洞堡离贵阳市区比较远,附近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从当初200人的小厂开始,‘老干妈’就有宿舍,一直到现在2000人,他们的工资福利在贵阳是顶尖的。”在陶华碧的公司,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喊她“老干妈”,公司2000多名员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