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过控第十章实例.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过控第十章实例.ppt

10.4 选煤过程控制 重介质选煤监测与控制系统 密度1g/cm3的介质(悬浮液)中,按颗粒密度的差异选煤。 设悬浮液中颗粒所受的力为F,ρ1为颗粒密度,ρ2为悬浮液密度,则 当ρ1ρ2时,颗粒下沉; 当ρ1ρ2时,颗粒上浮; 当ρ1=ρ2时,颗粒呈悬浮状态。 10.4 选煤过程控制 重介质选煤监测与控制系统 (1)悬浮液密度控制系统 根据产品灰分来动态修正悬浮液密度给定值; 悬浮液密度能跟踪给定值的变化,一般密度波动范围要求±0.1g/cm3。 选取产品灰分作为主被控变量,悬浮液密度作为副被控变量,通过控制加水阀和分流箱开度来实现密度调节。 10.4 选煤过程控制 重介质选煤监测与控制系统 (2)悬浮液煤泥含量控制系统 悬浮液煤泥含量与悬浮液的粘度相关,粘度大则稳定性好,但煤泥含量高,影响矿物的分选效果;煤泥含量低,影响悬浮液的稳定性降低。 合格的重介悬浮液煤泥含量一般要求稳定在40%-50%范围内。 考虑到粘度与煤泥含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选取粘度作为间接被控变量。 10.4 选煤过程控制 真空过滤机液位控制系统 实现精煤和水分离的脱水过程。精煤水分一般不超过12%-13%。 真空过滤机: 利用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采用真空泵抽吸方式,将煤泥中的水和固体颗粒分离。其处理能力直接体现在液位变化上。 来料多时,易产生溢流,煤泥返回浮选系统,造成煤泥积累,导致减产; 来料少时,过滤机处理量不变,液位下降,真空度降低,造成上饼困难。 必须保证过滤机保持合理的液位,长期稳定在不溢流不泄漏真空的区间内。 10.4 选煤过程控制 真空过滤机液位控制系统 滤盘转速的增加,使过滤机真空度提高,处理量增加,滤饼水分下降。但转速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上述特性变化不再明显。因此,要根据处理能力和产品水分,应使过滤机工作在最佳转速。 1)过滤机真空度随滤盘转速的增加而提高。 2)过滤机处理量随滤盘转速的提高而增加。 3)滤饼水分随滤盘转速的提高而降低。 10.4 选煤过程控制 真空过滤机液位控制系统 浮选来料减少,过滤机处理能力不降低,实际液位将低于给定液位,PI控制器输入端呈现负偏差信号,输出信号减小,通过变频器使过滤机转速降低,减少过滤机的处理量,从而使液位逐步回升。 浮选来料增大,过滤机处理能力不适应,必然会造成实际液位高于给定液位高度,PI控制器输入端出现正偏差信号,输出信号增大,变频器输入电压上升、输出频率增加,滤盘转速提高,以增大处理量来扼制液位上升。 由于混合管道过长,存在管道传输滞后, 故控制通道事件滞后较大,对于干燥温度的校正的作用的灵敏度要差些。 控制方案3----选择风量作为控制变量 10.2 干燥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 被控温度在600度以下,选用铂热电阻温度计 为提高检测精度,应用三线制接法 配用温度变送器 10.2 干燥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调节阀 选气关形式的调节阀 选用对数流量特性的调节阀。 选择调节阀的公称直径和阀心直径尺寸。 根据过程特性与工艺要求,可选用PI或PID控制规律。 根据构成系统负反馈的原则,确定调节器正反作用反向。 测量变送器:Km 为正 调节阀为气关式:Kv 为负 输入空气量增加,输出亦增加:Ko 为正 选用正作用调节器:调节器Kc取负 10.2 干燥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控制规律选择 贮槽液位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艺要求 生产工艺要求贮槽内的液位常常需要维持在某个 设定值上,或只允许在某一小范围内变化。同时 ,为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还要绝对保证液体不 产生溢出。 液体贮槽图: 方案设计与参数整定 1. 被控参数的选择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贮槽的液位为直接被控参数 2. 控制参数的选择 影响贮槽液位的参数有两个,一个是液体的流入量,一个是液体的流出量 这两个参数对被控参数的影响一样,但从保证液体不产生溢出的要求考虑 ,选择液体的流入量作为控制参数则更为合理。 3.测控仪表的选择 1)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的选择 选用差压式传感器与DDZ-Ⅲ型差压式变送器以实现贮槽液位的测量和变送 2) 调节阀的选择 选用气开式调节阀,由于贮槽是单容特性,故选用对数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即可 3) 调节器的选择 选用P或PI调节规律均可。当液体流入量增加时,液位输出亦增加,故为正作 用过程, 为正;因调节阀选为气开式, 也为正;测量变送环节的 都为正。因此,根据单回路系统的各部分增益乘积应为正的原则,调节器的 一般 应为正,即为反作用方式的调节器。 液位贮槽控制系统原理图 4. 调节器参数整定 这是一个简单的单容过程,宜采用反应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