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 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至2015.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江苏省科技厅
(一)总体目标
依据中医药配伍理论,以“十八反”为研究对象,围绕科学假说,创建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客观表征中药配伍禁忌量-毒-时-效关系的研究模式、方法和技术体系;回答反与不反、为什么反、怎么反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临床应用反药配伍与妨害治疗的效应机制及其理论基础;揭示含有反药配伍组合的代表性方剂的宜忌条件和配伍关系;集成古今文献与实验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体系。
最终目标是通过中药“十八反”配伍关系及其科学实质的系统研究,形成一个有结论性的、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具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中药配伍禁忌和药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示范,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为制定我国中医临床用药配伍禁忌指南和安全用药指导原则奠定基础,丰富和发展中医药配伍理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健康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五年预期目标
1、完成中药“十八反”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的系统毒性评价研究,明确回答各反药组合反与不反的问题;
2、完成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的各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明确其配伍致毒/增毒的化学实质及生物学基础;
3、完成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的各反药配伍致毒/增毒的多组分毒代动力学及其体内过程研究,阐明反药配伍的相互作用规律;
4、确定中药“十八反”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各反药配伍组合的人体等效性毒效剂量范围;
5、创建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客观表征中药配伍禁忌量-毒-时-效关系的研究模式、方法和技术体系;
6、阐明中医临床常用代表性反药组合及其同方配伍妨害治疗的效应机制与理论基础;
7、揭示含反药配伍组合及代表性方剂的宜忌条件和配伍关系;
8、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
9、培养中药配伍禁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学术创新团队;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50-60名,;
10、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130篇,其中SCI收录20-3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项;出版相关专著1-2部。
三、研究方案
(一)学术思路
本项目组认为:中药“十八反”是基于中医临床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的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内核,反药配伍其药性与功效的相反是“十八反”的核心内容,表现出物质的、效应的选择性脏腑归属特征和量-毒-时-效关系。“十八反”是有条件的、动态的配伍禁忌,这是有别于西药禁忌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特定的病理条件、特定的配伍关系和特定的给药方式下,“十八反”中药能有限利用。因此对“十八反”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配伍禁忌的内在规律,以及转化条件成为“十八反”基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依此形成本项目的科学假说。
项目总体研究思路的特色在于:以海量古今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集成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现代研究方法,创建客观表征中药配伍禁忌量-毒-时-效关系的研究模式。揭示“十八反”配伍毒效表征及其机理;阐明中医临床常用代表性反药组合及其同方配伍妨害治疗的效应机制与理论基础;基于临床从反药组合及其方剂不同层面揭示宜忌条件及配伍关系。从而对科学假说进行验证,揭示其科学内涵,提炼形成创新知识和丰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二子课题设置思路
围绕“十八反”配伍关系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创建客观适宜的研究模式:从古今中医药信息资源中挖掘 以“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特点和毒性反应等科学内涵;针对其致毒、增毒特点,集成毒理学、化学、药效学、毒代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方法,揭示“十八反”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各反药组合的毒效表征及其机理;从妨害治疗的角度评价“十八反”组合影响药效的特点,从反药配伍组合及方剂配伍角度分析反药配伍应用的宜忌条件及配伍关系。
围绕项目总体目标,紧扣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设立了环环相扣的6个研究课题,集成各课题组在中药配伍禁忌领域的特色优势开展相关研究。
可行性分析
1、研究思路可行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海量古今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以现代研究方法揭示“十八反”毒效表征及其机理、妨害治疗的减效机制与理论基础,临床宜忌条件及配伍关系,从而对科学假说进行验证。
2、技术方法可行本项目集成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现代研究方法,创建客观表征中药配伍禁忌量-毒-时-效关系的研究模式,以揭示“十八反”配伍毒效表征及其机理,阐明其科学内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具有相关研究积累,其方法和技术可行性强。
3、团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关积累是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根本保证
项目组整合了我国在中药“十八反”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积累的学术团队,在相关研究积累中形成了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析报告:20150105-山西证券-2015年A股投资策略:新常态,新起点.pdf
- 分析报告:普华永道(PWC):世界贸易前景——2030年全球海空货运航线前25强.pdf
- 分析报告:20150109-大通证券-2015年度A股市场投资策略:迎接新常态,布局新蓝筹.pdf
- 分析报告:普华永道(PWC):医药2020.pdf
- 分析报告:普华永道(PWC):中国移动医疗.pdf
- 分析报告:20150112-新时代证券-2015年A股市场策略报告:发令枪响,从百米冲刺到马拉松.pdf
- 分析报告:20150113-万联证券-2015年度A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新常态,新机会.pdf
- 分析报告:普华永道:运输和物流2030 保障供应链安全.pdf
- 科研立项项目申请书:CB013000-G激光微纳制造新方法和尺度极限基础研究.doc
- 科研立项项目申请书:CB013100-G高性能LED制造与装备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doc
- 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专题特训二 实物图与电路图的互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6.3加工音频素材 教学设计.docx
-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说课教案 (1).docx
-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 3.1 光的色彩 颜色 电子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为了八年级上学期.docx
- 小学体育与健康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 教案.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北京课改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浙摄影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