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第一个发展高潮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1).国际因素:特别是1956年2 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国内因素: 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 必要性 《共同纲领》 ②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文化 ③1956年初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56年初,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六年来,中国知识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80%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积极拥护或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拥护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在会主义劳动者。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⑴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⑵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⑶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二)、文革时期的文艺――凋零 1、“文化大革命”爆发 (三)三中全会后――第二个发展高峰 1、“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 4、文体艺术繁荣的表现 ⑵体育成就举世瞩目 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赢得“五连冠”;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奥运会第一金; 1992年和1996年,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中国均夺得了16枚金牌,居金牌榜第四位;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四)、经验教训 “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长久性的指导意义。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⑴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2、新中国文学艺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⑴政治上: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②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如“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等,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事业的发展;③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为这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⑵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⑶广大文学艺术、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 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 (2)法律保障: (3)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二)、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 1、背景: (三)、三中全会后教育的蓬勃发展 1、背景: (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战略思想)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A、原因: (3)依法治教: 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5、比较“文化大革命”前后两个时期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 ⑴从目的上看: 〖小结〗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文革十年教育事业遭到重大打击,教育质量大幅下降,民族文化素质下降。进入新时期确立包括拨乱反正、三个面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及教育立法等有力措施,使教育事业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品作业本英语七年级上册听读本.pdf VIP
- GB∕T 2997-2015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pdf
- 《餐饮服务管理系统》课件.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文科物理学——生活中的物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填写例范本.docx VIP
- 2025港航工程一建案例200问记忆宝典.docx VIP
- [广安]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