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的人文解析与研究——评蔡梦著《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历史贡献》.pdfVIP

多维视角的人文解析与研究——评蔡梦著《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历史贡献》.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林漫步Books 多维视角的人文解析与研究 评蔡梦著 《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历史贡献》 ■刘再 生 乐家的生平及其历史贡献研究,始终是现代音乐史学重 于从后面翻起。 “蔡著”的 “附录”五件 :年“谱初编”、“声乐 , 要的基础性环节。个案研究的广度、厚度和深度直接影响 创作”、“器乐创作”、“主要著述”、“参考文献”史料内容之 善暑乐史学的总体质量与水准。中国近代音乐家在以往历史 丰厚全面,不免想起 《琵琶行》中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诗句。 学家笔下,有高耸于巅者,有边缘于崖者,有毁誉交加者 ,有彻 一 篇博士论文能够搜采如此丰富史料,使学术研究建立在坚 底否定者,有不屑一顾者,形成了复杂的群体现象。所有这些, 实牢靠基础之上,著者肯于下功夫的踏实学风便是留给笔者 与其说音乐家 自身之复杂,不如说由于社会思潮之复杂导致 的第一深刻E口象。在导师梁茂春教授建议下,蔡梦选择了李焕 了史学研究之复杂。李焕之 (191912000)一生从事的音乐活 之作研究对象。她入学的2002年,焕之夫人李群正着手整理 动,几乎浓缩着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同 李焕之遗作遗稿,准备出版纪念文集,她有幸成为李群助手, 时,又是卓有建树、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音乐家,在当代音乐史 协助搜集、整理、编 目、收录遗作文稿和纪念文章。研究者能够 上有着极为典型的文化研究价值。因之,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 与研究对象亲属(包括李焕之儿子李大康 )有更多往来接触, 期音乐史学研究中,评价音乐家如何摆脱犹如评价文艺作品 其所得之亲身感触将远远超越于静止的书面文字。因此,“蔡 “政治标准第一 ,艺术标准第二”的常性思维 ,如何超越表象 著”史料搜采之丰硕与完整,可谓得天独厚。当然,从事史料 式与概念化研究模式,更为客观、真实地揭示其音乐人生的历 搜集、校勘、考订和编纂 ,并非只是 “吃现成饭”,还要把价值 史轨迹与因果关系,评价其时代成就和历史地位 ,就成为一个 不同的史料区别开来 ,把正确的记载和错误的记载区别开来, 极具难度的研究课题。读毕蔡梦著 《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 所有这些,在 “附录”中已见其进行 “史料学”研究之倪端。再 历史贡献》(以下简称 “蔡著”)一书,一个在时代思潮风浪 接下来笔者期盼 “蔡著”笔下李焕之的音乐人生,应该进入 中颠簸却岿然屹立、最终归宿于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音乐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学术境界了。 家——李焕之的整体形象跃然于纸上。 “蔡著”无论在史料搜 二、音乐生涯的素描 采、文本解析、结构布局、历史定位等方面,均有诸多可圈可点 之处,著者以多维学术视角研究和解读李焕之的音乐人生,尤 音乐家传略是音乐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意义 其成为本书一大亮点。现作如下几个侧面之述评。 在于从表象开始概括展示研究对象之生平历史,真实、客观乃 是其最要紧的价值所在。以往的音乐家传略,往往由于应顺时 一 、 史料搜采之丰厚 代需要的理由而强调音乐家的 “革命”倾向,乃至有违史实, 历史著作犹如林立于天地之间大大小小的文化 “金字 任意拔高。 “蔡著”以 “人生早期”、“延安——解放战争时 塔”,塔身由一块块巨石构筑。史料之价值可以此比喻。诚如 期”、“新中国成立后 17年及 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时 梁启超所云:“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 ,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 期”四节,简练地勾勒了李焕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活动 复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