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3.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1926年入武汉中 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大革命失 败后,逃往东北。1930年考入山东大 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19 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版诗集《烙 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 照》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 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 作。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 《诗刊》主编等职。主要作品还有 《有的人》、《老哥哥》等。 闻一多(1899—1946)本名 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 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 省浠水县。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 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 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3年 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 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 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 国主义激情。1937年抗战开始,他 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 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 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 底的决心。“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 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 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 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 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 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整体感知课文 生 字 词 诗兴不作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望闻问切 目不窥园 群蚁排衙(yá) 腾怨 兀兀(wù)穷年 迥(jiǒng)乎不同 高标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 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一共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主要事迹? 学 者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革命家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小组讨论 1.文章为何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为标题? 2.课文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3.通过阅读本文,你认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品读文章语言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问:闻一多如此热衷于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问:“文化药方”指什么?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问:怎么理解“望闻问切”?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问: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为什么?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问:“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都重在表现闻一多的什么? 小组讨论   1. 生动形象   2. 精炼含蓄   3. 富于感情   4. 富于音乐美 课文在写法上还有哪些特点? 1.精于剪裁   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对材料的使用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2.夹叙夹议,以议论结构文章。 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在两方面的“说”和“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叙?意图何在? 作业 列举一首闻一多先生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文档评论(0)

38号店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