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文言词语理解及练习题.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文言词语理解及练习题

引言

研习古文,如入宝山,文言词语乃其间之基石与瑰宝。欲窥古人之心境,领会典籍之奥义,非精熟此等词语不可。然文言词语,或因时代变迁而义有殊,或因语境差异而解有别,初学者每感困惑。本文旨在探讨文言词语理解之要义,并附精选练习题,冀能为诸君研习之路稍添助力。

一、文言词语理解要义

(一)掌握本义,推求引申义

汉字多由象形、指事、会意而来,其本义往往与字形相关。如“本”,甲骨文作“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树木之根部,故本义为“树根”,后引申为“根本”、“本来”之意。理解本义,如同掌握了词语的源头,由此可顺流而下,推求其诸多引申义,便可得心应手。

例如:“兵”,本义为“兵器”,《说文》:“兵,械也。”《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即用其本义。后引申为“士兵”(持兵器之人)、“军队”、“战争”等义。

(二)因文定义,联系语境

文言词语多义现象普遍,孤立记诵,难免混淆。唯有将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之中,联系上下文意,方能准确把握其含义。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此之谓也。

例如:“走”字,现代汉语中意为“行走”,然在古文中常作“跑”解。《史记·项羽本纪》:“直夜溃围南出,驰走。”若解为“行走”,则与“驰”(骑马快跑)矛盾,故此处“走”必为“跑”。

(三)辨析虚词,领会语气

文言虚词,数量虽不及实词,然其作用至关重要,用以表情达意,联结上下文,体现语气之轻重缓急、肯定否定。如“之、乎、者、也、以、而、于”等,需辨其词性,明其用法。

例如:“也”字,可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可表肯定(“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可表感叹(“苛政猛于虎也”),亦可表停顿(“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注意通假,识别活用

古文中常有“通假字”,即临时借用音同或音近之字以代本字,如“蚤”通“早”,“惠”通“慧”。又有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之“军”,意为“驻军”)、形容词作名词(“将军身被坚执锐”之“坚”、“锐”,意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等,皆需细心识别。

二、练习题精选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组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第二组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三)阅读下面文段,解释加点词语并翻译划线句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道()、是以()、传()、无以()、王()、御()

2.翻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三、练习题参考答案及简释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鄙:鄙陋,目光短浅。(非指“卑鄙”)

2.布衣:平民百姓。(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故称)

3.往往:处处,到处。(今义为“常常”,古今异义)

4.所以:……的原因。(今义为表结果的连词,古今异义)

5.属:通“嘱”,嘱托,嘱咐。(通假字)

(二)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组

A.谢:道歉,谢罪。(秦王担心蔺相如撞破和氏璧,于是婉言道歉。)

B.谢:道歉,谢罪。(第二天不可以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简释:两“谢”字均为“道歉”义,但语境中情态略有不同,A句偏重于委婉认错,B句偏重于主动请罪。*

第二组

A.意:意图,目的。(项庄舞剑的目的是针对沛公。)

B.意:神情,态度。(狼的神情显得非常悠闲。)

*简释:A句“意”指主观的想法、企图;B句“意”指外在流露的神情状态。*

(三)阅读文段参考答案

1.解释:

*道:谈论,述说。

*是以:因此,所以。(“是”为指示代词“这”,“以”为介词“因为”)

*传:流传。

*无以:不得已,如果一定要说。(“无”通“毋”,“以”为“已”之省略,停止)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名词用作动词)

*御:阻挡,抵御。

2.翻译: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他了。(“莫之能御也”为宾语前置句,即“莫能御之也”。)

结语

文言词语之理解,

文档评论(0)

jql86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