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5版).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5版)

一、概述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发作形式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中国荨麻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规范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我国荨麻疹的诊疗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确切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病因如下:

1.食物: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某些植物(草莓、可可、番茄和葱蒜等),某些食物添加剂如水杨酸盐、柠檬黄、安息香酸盐、亚硫酸盐等。

2.药物:常见引起风团的药物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药物中含有致敏原的辅料(如山梨醇、苯丙烯酸等)也有可能引起荨麻疹。

3.感染: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疟原虫、血吸虫、蛲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4.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呼吸道吸入物包括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皮肤接触物有唾液或精液、昆虫叮蛰、毒毛虫刺激、某些植物和动物毛发(如羊毛)等。

5.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

6.精神及内分泌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月经、绝经、妊娠等也可诱发本病。

7.系统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

(二)发病机制

1.免疫性机制:最常见的是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IgE,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Ⅰ结合,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并与IgE结合后,使FcεRⅠ发生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其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导致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2.非免疫性机制: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多黏菌素、肼苯达嗪、毛果芸香碱、罂粟碱等)、食物添加剂(如柠檬黄、安息香酸盐、亚硫酸盐等)、毒素(如蛇毒、细菌毒素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等)、精神因素等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或通过补体系统激活、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等途径引起荨麻疹。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荨麻疹

起病较急,常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风团色泽可呈苍白或鲜红,周围多伴有红晕。数小时内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失,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胃肠道黏膜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感染引起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二)慢性荨麻疹

风团反复发生,病程超过6周。风团时多时少,病情轻重和发作时间不定,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部分患者发作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病情顽固难治。

(三)特殊类型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也称人工荨麻疹。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部位局部起风团,瘙痒,搔抓后风团可增多、增大。停止刺激后风团可逐渐消退。

2.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罕见,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持续终生。发病时皮肤出现不痒的风团,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冰块试验阴性。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或斑块状水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气促、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冰块试验阳性。

3.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年轻患者,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一般在0.5~1小时内消退。偶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等,头晕严重者可致晕厥。

4.日光性荨麻疹:较少见,常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风团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