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精神养生.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定义: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和性情、调摄情志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兼养、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一种养生方法。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概念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力正常: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情绪稳定而愉快: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适应环境:对于社会环境和一些有益或有害的刺激,能积极调整、适应。人际和谐:对自我的有效控制。人格完整: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01WHO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三良”:02WHO“三良”03良好的个性04良好的人际关系05良好的社会适应06

2013年10月颁布

中国人健康心理标准认识自我,感受安全。评价要素: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评价要素:交往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评价要素: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有安全感。自我学习,生活自立。评价要素: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人际和谐,接纳他人。评价要素:行为符合环境与年龄,接受现实,合理应对。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又面临来自于工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长期处于不良的心境与负面的情绪之中,故近些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速率令人心惊。

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危害◆自杀占死亡事件的3.6%,我国每年25万人自杀,全球100万.◆抑郁发病率超过35%,抑郁症病人2600万.◆每3个失眠患者就有一个抑郁。◆人类已经进入“情绪”时代。◆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精神疾病时代。二、精神养生

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淡泊养心”“静以养神”

(一)、概念1、心神: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包括神、魂、魄、意、志。2、心神养生的方法:通过心性修养,净化心灵,升华道德境界,清除贪欲,调节情绪,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认知,使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是健康长寿之法。◆养生先养心,关键在于一个好心态。养心养神乃养生之根本,更是精神养生之关键。神、魂、魄、意、志是《内经》借五行五脏对神志活动所作的分类,即心为火藏神,肝为木藏魂,肺为金藏魄,脾为土藏意,肾为水藏志。阿Q精神酸葡萄心理

心神养生的方法外界环境脏腑功能心神《淮南子》:“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养生贵乎养神

老庄道家养生:无为静养恬淡虚无01天玄子:“养生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02《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奏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03现代生理学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的中枢—大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慢波状态;气功入静后,脑电波活动与常人不同。04

(一)清静养神的方法少私寡欲01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02道德经:“少私寡欲,见素抱朴”03《太上老君养生诀》“去六害”—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财货,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忌妒。04

2养心敛思保养心神,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除烦恼010203并非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是决然不同的。《医钞类编》:“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神全;若日逐相扰烦,神不守舍,则易衰老”德修养孔子:德润身仁者寿《中庸》:“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孙思邈《千金方》:“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心旷神怡,体态安详舒泰得以高寿(二)养性修德

哲理养性明末清初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提出了一些哲理方面养生的说法,叫做“六然四看”。

“六然”是指什么呢?自处超然。自处就是自己对待自己,自己怎么样来看待自己呢?要超然。态度要超然,也就是说,要达观、豁达。处人蔼然。处人是对待别人,就是说对人要非常的和气,与人为善。无事澄然。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澄然”,“澄”是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要非常宁静。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就是宁静,宁静就可以致远。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不能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得意淡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失意泰然。失意的时候要泰然处之,别把它看那么重。

“四看”是看什么?STEP1STEP2STEP3STEP4大事难事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