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重要情节与人物梳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楼梦重要情节与人物梳理

一、红楼梦作者介绍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其生平与《红楼梦》的创作紧密关联,作品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叙事风格,也暗合了他本人从繁华到落魄的人生轨迹。

(一)显赫的家世背景:从“钟鸣鼎食”到“家道中落”

曹雪芹的家族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南望族,其家世的兴衰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底色。

家族根基: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是康熙的亲信,曾任江宁织造(负责宫廷丝绸采购与江南监察,是肥缺且需皇帝绝对信任);祖父曹寅更是康熙的“奶兄弟”,不仅连任江宁织造,还兼任两淮巡盐御史,深得康熙器重。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由曹家接驾,可见当时曹家的权势与财富(《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奢华场景,便有曹家接驾的影子)。

曹寅本人是文人,藏书丰富,与纳兰性德、朱彝尊等名士交往密切,这种“诗礼簪缨”的家风,为曹雪芹后来的文学修养埋下伏笔。

家族衰落:

曹寅去世后,儿子曹顒、继子曹頫(曹雪芹父亲,一说为叔父)先后接任江宁织造,但家族逐渐陷入亏空(接驾耗费巨大是重要原因)。雍正即位后,整顿吏治,曹家因“亏空”“骚扰驿站”等罪名被抄家(雍正六年,1728年),家产被抄没,族人被遣返北京。此时曹雪芹约13岁,从江南的富贵公子一夕沦为“举家食粥”的落魄子弟——这种巨大的人生落差,成为他创作《红楼梦》的核心动力,书中“盛极必衰”的主题正是其亲身经历的投射。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串联起数百位人物的命运与无数经典情节。以下从核心人物和关键情节两方面进行梳理,并结合人物与情节的关联解读深层内涵。

二、核心人物及性格与命运底色

《红楼梦》人物塑造“千人千面”,核心人物的性格直接推动情节走向,也暗合其命运结局:

1、贾宝玉

身份:荣国府嫡孙,贾母最疼爱的孙子,衔玉而生。

性格:叛逆不羁,厌恶仕途经济(拒绝科举、嘲讽“禄蠹”);情感细腻,尊重女性(称女儿为“水作的骨肉”);敏感脆弱,对生命无常有早慧的感知(如“黛玉葬花”时感同身受)。

命运底色:从“富贵闲人”到最终出家,象征着对世俗繁华的幻灭与精神世界的超脱。

2、林黛玉

身份:林如海之女,贾母外孙女,寄居荣国府。

性格:才情卓绝(诗才冠绝大观园,如《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敏感多思(因寄人篱下而自尊又自卑,常“小性儿”);纯粹执着(对宝玉的爱至死不渝,不屑世俗礼教)。

命运底色:“绛珠仙草”转世,为“还泪”而来,最终香消玉殒,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的悲剧核心。

3、薛宝钗

身份:皇商薛家之女,“金陵十二钗”之首。

性格:端庄持重(“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贾府上下认可);聪慧务实(懂人情世故,也懂持家之道,如协助探春理家);压抑自我(对宝玉有爱意却藏于礼教之下,最终独守空闺)。

命运底色:“金玉良缘”的牺牲品,象征封建礼教对个体情感的碾压。

4、王熙凤

身份:荣国府管家奶奶,贾琏之妻,王夫人内侄女。

性格:精明强干(“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治家有手段,如协理宁国府);贪婪狠毒(放高利贷、逼死尤二姐、弄权铁槛寺);虚荣好强(爱排场、争面子,最终力竭而衰)。

命运底色:“一从二令三人木”(被休弃),从“脂粉堆里的英雄”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是家族衰亡的加速器,也是封建权力体系的牺牲品。

5、贾母

身份:荣国府“老祖宗”,贾宝玉的祖母。

性格:通透圆融(深谙家族平衡之道,表面慈爱,实则掌控大局);念旧享乐(喜欢热闹,支持大观园诗社、元宵宴等,但也默许对底层仆人的压迫);晚年无力(明知家族危机,却只能以“维持体面”拖延)。

命运底色:家族盛世的见证者,也是衰亡的亲历者,她的离世标志着贾府“最后的体面”崩塌。

6、贾探春

身份:贾政与赵姨娘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

性格:精明能干(有“玫瑰花”之称,发起“海棠诗社”,协理大观园时推行改革);刚直自尊(厌恶生母赵姨娘的卑贱,极力摆脱庶出身份);有远见(最早察觉家族危机,发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的感慨)。

命运底色:“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远嫁海外,虽暂避家族覆灭,却难逃“骨肉分离”的悲剧。

三、重要情节及与人物/主题的关联

1、黛玉进贾府(第三回)

情节:林黛玉丧母后来到荣国府投靠外祖母,初次见到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核心人物。

关联:

人物:通过黛玉的“视角”,侧面展现王熙凤的张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宝玉的叛逆(摔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黛玉的敏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主题:开篇即暗示黛玉“寄人篱下”的命运,也铺垫了宝黛“木石前盟”的缘起。

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六回)

情节:乡下老妇刘姥姥因家贫,带着孙子板儿到荣国府求助,得王熙凤接济。

关联:

人物:凸显王熙凤的“权力”(对底层的施舍带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