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主要人物及事件概括.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人传》主要人物及事件概括

一、作者生平介绍

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早年经历:1866年1月29日出生于法国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公证人,母亲是旧教徒。他从小受母亲熏陶喜爱音乐,四岁模仿母亲唱歌,五岁学钢琴,七岁学作曲。1880年全家搬至巴黎,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接受哲学和历史教育,期间受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厌恶法国资本主义的丑恶。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史学系,取得中学教师终身职位资格,并开始与托尔斯泰通信,后被派往罗马考察,结识德国思想家玛尔维达·冯·梅森柏女士,深化了自己的艺术观念。1895年,完成学位论文《近代歌剧之起源》并获博士学位。

2、创作历程:1892年,罗曼·罗兰与克洛蒂尔特结婚。1897年,他在《巴黎杂志》发表处女作《圣路易》,并上演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1898年,发表为德雷福斯申辩的剧作《群狼》等“革命戏剧”及《哀尔帝》等“信仰悲剧”,但因历史内容失实和艺术不成熟未成功。1903年,他在巴黎大学担任艺术史讲师,撰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合称为《名人传》,同时发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使他跻身法国当代最重要作家之一。

3、一战期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瑞士日内瓦,撰写许多反战文章,如《超然于纷争之上》,受到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指责。1915年,因“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全部捐给法国红十字会和福利机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他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

4、晚年经历:1934年,罗曼·罗兰与玛丽·库达切娃再婚。1935年,应高尔基邀请访问苏联并与斯大林会面。1938年5月从瑞士回国,定居于克拉姆西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沦陷,他遭受法西斯严密监视,在此期间完成回忆录《内心旅程》和长篇传记作品《贝多芬的创作时期》和《贝吉传》。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次年葬于故乡克拉姆西镇。

二、主要作品简要介绍

1、《约翰·克利斯朵夫》: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是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杰作。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克利斯朵夫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宣扬了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它也是一部“音乐小说”,具有交响乐般宏伟的气魄、结构和色彩,同时还是首创的“长河小说”,即多卷集长篇小说,彼此之间线条清晰,一气呵成。

2、《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罗曼·罗兰通过对三位艺术与思想巨匠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生平描写,展现他们在肉体与精神困境中坚守理想的“英雄主义”,让读者体会到英雄的力量。

3、《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创作于1922年至1933年,是罗曼·罗兰的另一部代表作。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讲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经历思想觉醒和精神成长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4、《哥拉·布勒尼翁》:1919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以17世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为背景,塑造了哥拉·布勒尼翁这个乐观、机智、热爱生活的工匠形象,通过他的经历展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5、《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年至1943年期间发表的七卷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著作,是罗曼·罗兰对贝多芬音乐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成果,展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历程和艺术成就,具有重要的音乐学术价值。

三、《名人传》主要人物及特点

三位人物虽领域不同(音乐、雕塑与绘画、文学),但共性在于“以痛苦换欢乐”——在命运的打击下,用创作对抗苦难,将精神力量注入作品。

1、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音乐家)

核心身份: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作曲家,被誉为“乐圣”。

人物特点:

坚韧不屈:面对耳聋(音乐家最大的灾难),从绝望中挣扎,最终以“扼住命运咽喉”的意志继续创作。

孤高与温柔并存:性格暴躁、不善交际,却在音乐中倾注对人类的爱(如《第九交响曲》的“自由、平等、博爱”主题)。

理想主义:始终相信音乐是“精神的光”,即使晚年贫病交加,仍拒绝为权贵献媚。

2、米开朗琪罗(意大利雕塑家、画家)

核心身份: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擅长雕塑、绘画与建筑。

人物特点:

极致的完美主义:对作品要求严苛到自我折磨,常因不满意而毁掉半成品(如未完成的《哀悼基督》草稿)。

矛盾的灵魂:渴望自由创作,却被迫为教皇、权贵服务(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